推动国内学术交流 助力科研成果推广

期刊论文、出版出书、评职称学术咨询

社会认可、全国通用、升职加薪的通行证

化工背景下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探索

分类:建筑论文 时间:2022-03-23 热度:492

  [摘 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就是研究开发新能源转化、利用的关键材料及其器件设计、制造的专业,对推进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武汉工程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专业建设进行持续改进,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强化专业特色、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建设。

化工背景下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探索

  [关键词]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特色;化工新能源;创新实践教育;专业建设

  1 专业设置背景

  新能源技术是 21 世纪世界经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五个技术领域之一,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实现新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以及发展新能源技术的关键。1980 年联合国召开的“联合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对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原子能)。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1]。在美欧等因金融困境削减投资时,中国成为亮点。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将超过欧洲,成为世界最大的可替代能源增长市场。在此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应该抓住这次契机,积极发展风电、太阳能等,提高新能源的比重。因此我国新能源发展前景广阔,对新能源人才需求呈上升趋势,但是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没有形成有效的人才储备,对高素质专业人才开发不善,使得推动这个行业前进的人力资源捉襟见肘。人才短缺现象存在于整个新能源行业,严重阻碍了我国新能源行业健康发展。很多人对新能源这一新兴行业缺乏认识,从就业前景及个人职业规划考虑,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相关知识推荐:新能源文章发sci容易吗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是教育部 2010 年首批增设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是工学门类材料类中最年轻的专业之一 [2-3]。发展绿色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是解决能源与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最佳途径之一,现已成为全球快速、稳定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2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发展现状

  在当前我国确定“碳达峰”、“碳中和”既定目标的宏观形势下,培养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本科生,开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是当今高等学校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也是发挥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2019 年初,武汉工程大学申报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招生,同年在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类专业开始招收本科生。

  2.1 专业基础

  武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湖北省高校一级重点特色学科,同时还是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具有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完整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拥有等离子体化学与新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光电与新能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环境材料与膜技术工程技术中心,共享国家磷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学科平台。

  2.2 存在的问题

  当前正值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初期,第一届学生刚接受专业课程学习,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凸显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专业特色不显著,专业主干课未充分结合我校特色与强势学科资源;(2)教师来源单一,现任专任教师多为高校毕业博士直接来校任教,师资力量薄弱,为本科生授课的教学名师数量不足;(3)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性思维的关键场所[4-5],实践教学基地欠发展,依托的实习单位规模不大,未与新能源领域巨头企业建立起实习实训联系。

  3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措施

  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在申报筹备阶段就进行了周密部属,在全校范围内增设《光电与新能源材料前沿》、《新能源材料前沿》等公共选修课,为新专业的开设试点,相关课程成为当时最热门选修课之一,选课人数达到上限;柔性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的高层级人才,定期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加快推进我校“人才强校”战略,充分发挥校外专家、学者在学校教学、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海外引进一批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背景的优秀博士,成立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开展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相关领域前沿研究,其中多人已入选省级人才项目;建设光电材料测试平台、热电材料测试平台、电化学测试平台、理论计算和材料模拟平台以及公共实验平台,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教学、科研硬件设施,推进我校增设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专业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我们提出来进一步举措来强化本专业建设。

  3.1 加强专业特色建设

  武汉工程大学被誉为“化工高层次人才的摇篮”[6],我校具有深厚的化工行业背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专业的建设更应向学校强势学科靠拢,结合化工行业特色优势,建立起以“化工新能源”为特色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涵盖能源绿色化工过程、低碳能源化工等方面,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针对此专业特色,我们对现有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着重在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中体现专业特色,如新增《能源与化工催化》课程并配套开设实验课,充分体现专业特色。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的人才政策优势,加强“引培结合”,在扩大本专业专任教师队伍的同时提高教师质量;邀请校内教学名师团队为本专业学生授课以及指导本专业专任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着力本专业骨干教师和教学团队建设,切实提高专业课讲授质量;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聘请企业导师为本专业学生开展行业专题报告,让学生对本专业和行业有更深层次地理解;进一步落实学校“柔性引进”人才政策,聘请校外学术声望高、专业理论水平扎实、实践教学经验丰富的精英来校授课,实现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学生共享校外优秀教学资源。

  3.3 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结合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培养特色,解放人才培养思想,营造“开放、共享”的人才培养氛围,整合学院各级科研平台、本科教学实验中心、专业实验室、专任教师科研实验室等资源,汇聚企业力量,建设校企融合的应用研究平台,为学生设置更多的开放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激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创新。此外,从学校、学院层面主动联系新能源领域省内巨头企业,签署实习培训协议,成立优质实习实训基地,校外实习环节安排学生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构建共建、共享、共赢,产教融合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毕业前进一步明确个人的发展定位,同时提高本专业学生就业率。

  4 结论

  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为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校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不断优化培养方案,不断探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为祖国培养急需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人才。近年来,我校建设了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实验室、引进了高层次人才,这些都为专业建设和优秀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论文作者:彭祥*,侯敏,文静,张占辉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能源局.http://www.nea.gov.cn/2017-07/24/c_136467005.htm.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003/t20100309_87811.html?fro 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3]安春爱.浅谈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 28(6):107-108.

  [4]丁喆.充分发挥浅谈高校实验室作用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新西部,2013(6):123.

  [5]徐伟杰,戴圣伟,肖刚毅,等.实验设备自研在学生双创能力培养中的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8):288-290.

  [6]武汉工程大学.http://www.wit.edu.cn/xxgk/xxjj.htm

文章名称:化工背景下的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探索

文章地址:http://m.sciqk.com/p-13053.html

相关推荐: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免费咨询,高端品质服务、还犹豫什么呢?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