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学术交流 助力科研成果推广

期刊论文、出版出书、评职称学术咨询

社会认可、全国通用、升职加薪的通行证

《建筑结构学报》投稿全攻略:开启权威期刊发表之门

分类:论文发表指南 时间:2025-04-17 热度:613

  在国内建筑结构学术领域,《建筑结构学报》凭借其卓越的影响力与权威性,成为众多科研人员展示研究成果的理想平台。作为 EI、CSCD 收录的核心期刊,其投稿要求极为严格且规范。为助力广大科研人员顺利投稿,现将《建筑结构学报》的投稿要求进行详细梳理。

《建筑结构学报》

  一、筑牢基石:基本投稿要求

  1、严守原创与学术底线

  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建筑结构学报》仅接纳原创性学术论文,对一稿多投、抄袭或重复发表等学术不端行为持零容忍态度。一旦发现,将立即取消投稿资格,并进行公示,以维护学术的公正性与纯洁性。

  强调创新与科学内涵:所投研究需具备创新性,例如提出新的结构体系、应用新型建筑材料或开创独特的设计方法等,为建筑结构领域带来新的思路与突破。同时,研究过程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确保数据真实可靠、论证严谨合理,经得起学术的检验。

  2、精心雕琢内容结构

  摘要撰写规范:摘要需提供中英文对照版本。中文摘要篇幅应在 300 字以上,内容涵盖研究目的、采用的方法、得出的结果以及最终结论,力求全面且精炼地概括论文核心要点。英文摘要则需与中文保持一致,准确传达论文信息,以满足国际学术交流需求。

  精准提炼关键词:选取 3 - 8 个中英文对照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应与研究主题紧密相关,能够准确反映论文的核心内容与研究方向,便于读者通过关键词检索到论文。

  引言突出研究价值:引言部分需对研究背景进行全面综述,剖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阐述本文的研究贡献。同时,清晰说明研究方法与创新点,让读者在开篇便能了解论文的研究动机与独特之处。

  正文注重研究深度:若论文为试验研究,需详细说明试验模型的合理性,并提供充分的数据支持,以验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对于理论分析类论文,需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准确性验证,避免单纯进行工程介绍,要深入挖掘理论层面的研究价值。

  结论客观精炼:结论部分应提炼论文的核心成果,表述需客观准确,避免使用 “首次”“领先” 等主观夸张表述,以严谨的态度呈现研究的最终成果。

  3、明确作者与署名规范

  作者及单位信息准确:作者人数原则上不超过 5 人,单位不超过 3 个。需在论文中清晰注明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简介,包括学历、职称、研究方向等关键信息,以便读者了解作者的学术背景与研究专长。

  基金项目标注清晰:在论文首页脚注处,需标注基金项目信息,且项目数量不超过 4 项。同时,需准确填写项目编号,为研究成果的资金来源提供清晰说明。

  二、精雕细琢:格式规范要求

  1、严谨规范排版

  版芯与分栏设置:论文版芯尺寸规定为 165mm×245mm,正文采用两栏排版方式。对于通栏公式或图表,需将其置于页面顶部或底部,以保证排版的整齐与美观。

  标题层级分明:一级标题使用 “一、”,字体为四号宋体;二级标题为 “(一)”,采用小四黑体;三级标题 “1.”,字体为 9.5 磅宋体。通过清晰的标题层级设置,使论文结构一目了然。

  2、图表规范呈现

  图表中英对照:论文中的图表需提供中英文对照说明。图名采用宋体,表名使用黑体,且均置于图表上方,方便读者快速理解图表内容。

  图片质量要求:为确保图片清晰度,图片分辨率需≥300dpi,以保证在印刷与电子传播过程中,图表能够清晰展示研究数据与结果。

  3、参考文献严格著录

  遵循标准格式:参考文献按照 GB/T7714 - 2015 标准进行著录,需提供中英文对照版本。所引用文献必须为公开发表且为直接引用,以保证参考文献的权威性与可追溯性。

  示例规范参考:例如,期刊文献的著录格式为:作者。题名 [J]. 期刊名,年,卷 (期): 页码。若为中文文献,英文著录时需标注 “in Chinese”,以明确文献语言。

  三、顺畅投稿:投稿流程指引

  1、唯一官方投稿途径

  在线投稿操作:投稿仅接受官网在线投稿方式。作者需先在官网注册账号,随后按照系统流程逐步提交论文稿件。投稿成功后,系统将在 1 周内反馈稿件编号。若作者未在规定时间内收到稿件编号,应及时联系编辑部,确认投稿是否成功。

  2、严谨审稿与修改流程

  初审快速筛选:初审阶段主要审核论文主题与期刊的符合性以及基本格式是否规范,审核周期约为 15 天。通过初审的论文将进入下一阶段评审。

  外审深度评估:外审环节邀请 2 - 3 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论文进行深度评审,周期约为 6 个月。在此期间,作者需积极配合多次修改,通常需经历 3 - 4 轮修改,以提升论文质量,使其符合期刊发表要求。

  查重严格把关:期刊采用中国知网查重系统,要求查重率≤10%。作者在投稿时,需一并附上查重报告,以证明论文的原创性。

  3、费用与发表周期说明

  审稿与版面费用:投稿时需缴纳审稿费,约为 200 元 / 篇。若论文被录用,作者还需支付版面费,具体金额根据论文篇幅而定。

  发表周期预估:从论文被录用至正式发表,周期约为 6 - 12 个月。若作者有加急发表需求,需在投稿时向编辑部特殊说明。

  四、细节把控:其他注意事项

  1、精准定位学科范围

  重点接收方向:期刊优先接收建筑结构、抗震防振、地基基础、新材料应用等与建筑结构核心领域紧密相关的论文,为这些前沿研究提供展示平台。

  明确拒稿范围:对于与期刊定位不符的稿件,如纯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方向的论文,将不予接收,以确保期刊内容的专业性与一致性。

  2、把握学术活动契机

  专题论坛助力:期刊常设专题论坛,如“高性能结构与防灾减灾技术论坛”等。围绕这些专题论坛主题撰写的论文,在符合期刊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录用概率相对较高,作者可关注相关专题信息,针对性投稿。

  3、规避投稿禁忌

  署名与图表规范:作者投稿时,应避免使用非正式署名,如笔名、昵称等,确保署名的规范性与严肃性。同时,需仔细检查图表,避免出现模糊不清或格式错误等问题,以免影响论文评审。

  语言与篇幅要求:论文语言需精炼准确,避免冗长与表述不清。字数建议≥5000 字,以充分阐述研究内容,展现研究深度与广度。

  五、便捷查询与联系

  1、官网资源获取

  作者可通过中国建筑学会官网或直接访问《建筑结构学报》期刊主页,获取最新投稿模板及期刊投稿动态通知。官网提供的资源是作者了解期刊要求、准备投稿的重要依据。

  2、编辑部联系方式

  编辑部地址位于北京市三里河路 13 号,邮编 100835,联系电话为 010 - 88029882。作者在投稿过程中若遇到问题,可通过上述方式与编辑部取得联系,获取专业指导与帮助。

  建议作者在投稿前,务必下载官网模板,并参考已发表论文对稿件格式进行细致调整,以提高论文录用效率。如有需要,作者也可联系在线学术顾问,免费领取投稿模板,获取最准确、最及时的投稿信息,助力在《建筑结构学报》顺利投稿,展示优秀科研成果。

文章名称:《建筑结构学报》投稿全攻略:开启权威期刊发表之门

文章地址:http://m.sciqk.com/p-16426.html

相关推荐: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免费咨询,高端品质服务、还犹豫什么呢?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