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学术交流 助力科研成果推广

期刊论文、出版出书、评职称学术咨询

社会认可、全国通用、升职加薪的通行证

风工程领域SCI期刊推荐_影响因子_投稿方向

分类:SCI论文发表 时间:2025-09-24 热度:458

  在风工程研究领域,选择适配的SCI期刊是成果高效发表的关键。无论是风荷载与结构响应、风电技术开发,还是建筑抗风、海上风电等细分方向,不同SCI期刊的分区、影响因子(IF)、审稿周期差异显著。本文整理了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核心SCI期刊,按“领域细分 + 期刊等级”分类推荐,并附关键投稿信息,助你精准选刊、提升中稿率。

风工程领域SCI期刊推荐

  一、风工程核心SCI期刊

  以下期刊为风工程领域的“专属核心刊”,收稿方向高度聚焦,学术认可度高,适合纯风工程主题(如抗风设计、风洞实验、风电技术)投稿:

  1、《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核心定位: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领域的国际权威期刊,行业内认可度最高的专属刊

  影响因子(IF):4.9,近年稳定在 4.5-5.0 区间

  分区:中科院工程技术大类 2 区、JCR Q1(风工程领域 Q1 首位)

  收稿方向:覆盖风工程全领域,重点包括 ——

  风场特征与结构响应(如高层建筑、大跨度桥梁的风致振动);

  风洞实验技术与数值模拟(如 CFD 在风荷载计算中的应用);

  工业空气动力学(如飞行器、车辆的气动优化);

  风效应的社会经济影响(如台风灾害风险评估)。

  投稿优势:审稿周期约 3 个月,流程透明,对“创新性实验研究”(如新型风洞测试方法)和“工程应用成果”(如某桥梁抗风设计案例)接纳度高,国内高校风工程团队投稿录用率较高。

  2、《Wind Energy》

  核心定位:专注于风能开发与利用的国际期刊,风电技术方向首选

  影响因子(IF):3.3,有略微下降,但整体呈稳步上升趋势

  分区:中科院工程技术大类 3 区、JCR Q2

  收稿方向:聚焦风能捕获、转换与系统集成,具体包括 ——

  陆上/海上风机设计与优化(如叶片气动性能提升、风机降噪技术);

  风资源评估与风电场规划(如复杂地形风资源建模);

  风电系统稳定性与并网技术(如风电与电网协同控制);

  风电运维与成本优化(如风机故障诊断、寿命预测)。

  投稿优势:审稿周期短(6-12 周),对“应用型风电研究”(如某新型风机的效率测试)友好,适合风电企业研发人员、高校新能源团队投稿,录用后检索稳定。

  3、《Wind and Structures

  核心定位:聚焦风对结构作用的细分期刊,侧重理论与规范研究

  影响因子(IF):1.9,适合成果积累或初次投稿

  分区:中科院工程技术大类 4 区、JCR Q4

  收稿方向:以“风与结构相互作用”为核心,包括 ——

  风载荷计算与结构抗风设计(如低矮建筑风荷载规范、输电塔抗风分析);

  非流线型体空气动力学(如钝体结构的风致涡激振动);

  风振控制技术(如调谐质量阻尼器在抗风中的应用);

  风工程相关规范制定与验证。

  投稿优势:审稿门槛较低,对“基础理论研究”(如简化风载荷计算模型)和“规范解读类成果”接纳度高,适合研究生或青年学者发表首篇风工程SCI论文,审稿周期约 12 周以上,需预留充足时间。

  二、风工程相关SCI期刊

  若研究涉及“风工程 + 其他领域”交叉主题(如建筑抗风、海上风电、可再生能源集成),以下跨领域SCI期刊影响力更高,且收稿范围兼容风工程方向:

  1、《Renewable Energy

  核心定位:可再生能源综合领域国际顶刊,风能是重点收稿方向之一

  影响因子(IF):9.1,中科院工程技术大类 1 区、JCR Q1

  收稿方向(风工程相关):

  风能与其他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储能)的协同系统;

  风资源高效利用技术(如风光互补电站优化设计);

  风电全生命周期环境与经济评估(如风电碳排放核算)。

  投稿优势:影响力大,适合“风能 + 跨领域”的高质量成果(如风电与氢能耦合系统),审稿周期约 3-4 个月,对实验数据完整性和创新性要求较高,有国家级课题支撑(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成果易中稿。

  2、《Engineering Structures》

  核心定位:结构工程领域顶刊,风致结构响应是核心收稿方向之一

  影响因子(IF):6.4,中科院工程技术大类 1 区、JCR Q1

  收稿方向(风工程相关):

  土木工程结构的抗风性能(如大跨度空间结构、悬索桥的风振分析);

  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如高层建筑抗风承载力计算);

  新型抗风结构材料与技术(如纤维增强材料在抗风结构中的应用)。

  投稿优势:学术认可度极高,适合“风工程 + 结构工程”交叉成果(如某新型抗风框架结构设计),审稿严格但公平,录用后对职称评审、项目结题的“硬通货”价值高,审稿周期约 4-5 个月。

  3、《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核心定位:建筑环境与能源领域国际顶刊,建筑通风、抗风是重点方向

  影响因子(IF):7.6,中科院工程技术大类 1 区、JCR Q1

  收稿方向(风工程相关):

  建筑外部风环境与抗风设计(如建筑群风场分布、建筑表皮抗风性能);

  建筑自然通风与空气流动(如基于风环境的建筑通风优化);

  极端风(如台风、季风)对建筑的影响与防护技术。

  投稿优势:适合“风工程 + 建筑设计”交叉研究(如绿色建筑的抗风与通风协同设计),对“数值模拟 + 现场实测”结合的成果偏好度高,审稿周期约 3-4 个月,录用后在建筑领域影响力显著。

  4、《Ocean Engineering》

  核心定位:海洋工程领域权威期刊,海上风电是近年重点收稿方向

  影响因子(IF):5.5,中科院工程技术大类 2 区、JCR Q1

  收稿方向(风工程相关):

  海上风电结构设计与优化(如海上风机基础抗风浪设计、漂浮式风电平台);

  海洋环境(风、浪、流)对海上风电的耦合作用;

  海上风电场建设与运维技术(如海上风电吊装、防腐技术)。

  投稿优势:适配“风工程 + 海洋工程”交叉成果(如台风环境下海上风机的动力响应),审稿周期约 3-5 个月,对海洋现场试验数据(如海上风场实测风谱)要求较高,适合沿海高校、海洋工程企业投稿。

  5、《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核心定位:能源转换与管理领域国际顶刊,风电能量转换是重要方向

  影响因子(IF):10.9,中科院工程技术大类 1 区,JCR Q1

  收稿方向(风工程相关):

  风电能量转换效率提升(如风机传动系统优化、变桨距控制技术);

  风电储能与能源管理(如风电与蓄电池储能系统协同控制);

  风电转换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可靠性分析。

  投稿优势:适合“风工程 + 能源转换”技术类成果(如新型风电变流器设计),审稿严格,注重成果的“技术创新性与产业化潜力”,录用后在能源领域认可度高,审稿周期约 4-6 个月。

  三、风工程SCI期刊投稿实用建议

  1、按“研究方向”锁定期刊类型

  纯风工程理论/实验(如结构风振、风洞测试):优先选《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风电技术开发/应用(如风机设计、风电场规划):首选《Wind Energy》,成果优质可冲《Renewable Energy》;

  跨领域研究(如建筑抗风、海上风电):对应选《Building and Environment》《Ocean Engineering》。

  2、按“成果水平”匹配期刊分区

  高水平成果(有重大创新、国家级课题):冲刺 1 区刊(如《Renewable Energy》《Engineering Structures》);

  中等水平成果(有一定创新、省部级课题):选择 2 区 / 3 区刊(如《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Wind Energy》);

  初次投稿/成果积累:考虑 4 区刊(如《Wind and Structures》)。

  3、关注“审稿周期与发表成本”

  急需发表(如毕业、评职):优先选《Wind Energy》(6-12 周)、《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3 个月);

  开放获取(OA)需求:《Renewable Energy》《Wind Energy》均支持 OA,版面费约 2000-3000 美元,可咨询单位是否有 OA 补贴。

  总结

  风工程领域的SCI期刊覆盖“专属核心刊”与“跨领域顶刊”,需根据研究方向(纯风工程/跨领域)、成果水平(创新度/课题支撑)、时间需求(审稿周期)精准选择。建议投稿前通读目标期刊近 1 年发表的同方向论文,确保主题适配;同时注重实验数据完整性与学术规范,这是风工程SCI期刊录用的核心关键。

文章名称:风工程领域SCI期刊推荐_影响因子_投稿方向

文章地址:http://m.sciqk.com/p-16835.html

相关推荐: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免费咨询,高端品质服务、还犹豫什么呢?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