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SCI论文发表 时间:2020-10-13 热度:192
SCI是一种文献检索工具,集合了各学科的重要研究成果,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反映基础学科研究水准的代表性工具。
作为基础科学研究水平及科技实力指标之一,SCI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率先将SCI引入中国的科研评价体系。此后,中国学界竞相模仿,教育部门等也将SCI文章的多少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这使得SCI成了此后一段时间,中国学术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以致形成了目前以SCI收录数量为重要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大学的学科评估排名,学位授予点评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申报,科研项目审批结题等。
不可否认,SCI评价的引入对鼓励科研人员瞄准国际一流,促进我国科研水平有过正面的引导提升作用。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此带来的负面后果也逐渐凸显。多而不精,引用率不高现象已经到了非重视不可的地步。一些学校领导习惯于比“SCI”,仿佛有了几篇顶级SCI,学校整体水平就提升了。既满足了虚荣心,也获得了“政绩”实惠。这对推动学术界整体浮躁起到催化剂作用。
替代SCI评价的是同行评价体系。然而,时隔多年,这一做法难以推行。同行评议如何面对中国目前诚信体系缺乏的挑战?如果学术界没有好的评价氛围,那么任何评价方法都会失灵,就只能完全以量化方式来评定学者的水平。
另外,高校行政化管理将评判学者水平的权力交给一些行政人员。行政人员对学术不甚了解,常常会把评判简单化、数字化,不会仔细考量某项具体成果在同行当中的切实影响。
在没有更好的评价机制之前,SCI评价还不得不存在,这也是一个尴尬的现实。
SCI评价的好处就是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大锅饭,对科研进行量化管理。量化如同快刀斩乱麻,把问题简单化。但不是什么都能量化的。不同学科间难以量化比较。比如生态学与细胞生物学,假设都在本学科最高杂志发文章,影响因子肯定有差别。那么你说谁影响大?谁水平高?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认为,只要你在你的领域做到前沿就是最棒的。科学家的领域并非都是自己可以选择的,冷门热门也都是相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纯的影响因子排队就不是可行的了。如同钱学森PK袁隆平。
作为科研人员,他所关注的不应只是文章的点数。一个刊物是不是一流的刊物,是历史积淀的结果。通常国外科研人员习惯于在本领域几个固定杂志(所谓圈子)上发文章,而不是首选高影响因子杂志。以影响因子论英雄,从短期看,或许有些效果,但从长远看,这种拔苗助长的方式赢了面子,丢了里子。而且不可能持续发展。
关于SCI分区。分区只要是人为的,不公平就存在。制定政策的人是不会对自己不利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抬高自己,压低别人。这些都是常规的做法。与其批评不公,不如先找准自己的位置。若你是大牛,必然看影响因子;若你是小牛,看分区;若你是牛犊子,只要是SCI都算一流;若你连牛都不是,国内核心也不错了。领导们都希望养几头大牛,一来壮自己的门面,二来鞭策一下小牛们。但要看你的牛场规模多大?能养得起几头大牛?
何时能给科研人员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他们潜心做科研,而不是“今天拨钱,明天交差”。需要SCI,又不唯SCI,当科研人员为科学而努力,而不是为文章点数而努力的时候,中国科学发展之路才是正确的。
在量化与非量化之间把握平衡,既给科研人员一定压力,又不使人产生“逃离”的想法,对科研主管部门来说,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也是一道新的有待破解的难题。
文章名称:需要SCI又不唯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