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学术交流 助力科研成果推广

期刊论文、出版出书、评职称学术咨询

社会认可、全国通用、升职加薪的通行证

融媒体时代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调适与改革

分类:文史论文 时间:2021-11-25 热度:540

  【摘要】独具中国特色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应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需求而生,因新的媒介生态语境中传统广播电视的融合转型而不断调适发展。地方高校在传媒变革、播音主持专业优势消弭、重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的重重压力之下,只有明晰学科定位,找准发展方向,转换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创新实践平台,调整考评体系,做到凸显地域优势,服务地方发展,融会变通,才能抓住新的契机,重构专业价值。

融媒体时代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调适与改革

  【关键词】媒介融合;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对新闻人才的迫切需求,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应运而生。1963年5月,北京广播学院正式设立中文播音专业;1996年,北京广播学院在原播音系的基础上成立了播音主持艺术学院;1998年国家进行普通高等院校学科调整,将原属新闻学类的播音专业调整到艺术学类,并改名为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播音主持专业自创办以来不断调整完善,已经发展成在国内高校中独具特色,在国际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专业。[1]当下,开办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不断增加,在全国遍地开花。

  新兴互联网媒体的崛起,悄然改变着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建构的垄断格局。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传统广播电视媒介遭遇瓶颈,纷纷思变求存、转型改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成为常态。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依传统广播电视而生的播音主持专业将何去何从?作为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才重要阵地的地方高校,其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又该如何调适发展?这些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明晰学科定位,找准发展方向

  播音有学,中国播音学涵盖了播音与主持,是一门新兴的多层次交叉学科。播音学是以哲学、艺术学、新闻学与传播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四大学科群为支撑,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精义创建发展起来的。播音主持专业的特殊性使其学科定位一直存在争议。“我们的学科定位比较复杂,它的本质属性是新闻性,重要属性是艺术性,但是它又离不开语言”[2],“从教学实践来看,与播音专业联系最紧密的是语言学、新闻学和艺术学三个学科。但对于播音应归入语言学、新闻学还是艺术学,或者三者兼有,人们在不同时期的认识并不相同”[3]。播音学立足于实践,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性、应用性决定了播音学科必须紧跟时代不断发展创新。

  传统广播电视时代,由于历史条件和体制原因,播音主持往往作为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一个环节、一种节目呈现形式存在。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主要职责就是宣传传达、文稿播读、内容串联,这就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具有很强的把文字文本转换为有声语言文本的能力。因此,强化语言基础知识、丰富语言表现手段、锤炼声音艺术呈现,成为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有声语言表达技能技巧的训练是日常教学的核心要义,学科定位也与此相吻合。

  技术进步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还推动了人的主体性和话语权的提升。融媒时代,播音员和主持人的职能、角色发生转变,播音主持的内涵更为丰富,外延不断拓展。一方面,作为信息传播活动的主体,播音员和主持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创作空间,既可进行文本转换的有声语言二度创作,又能主持决策节目样态,把控生成节目具体内容,完成节目产品的制作分发。另一方面,技术赋能赋权的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生存挑战。在万众发声的时代,面对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AI主播,教育者不得不反思,未来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在哪里?这或许也是一些播音主持院系更名为“有声语言艺术”“口语传播”“语言传播”院系的原因所在。

  不同时代语境下,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科倚重应有所不同。新的传播生态给予了播音主持专业发展的多元选择。是深耕有声语言表达艺术,彰显声音魅力,用声音通达人心;还是站在传播学的视域着力培养口语传播、语言传播人才,助推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分享,促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抑或另辟蹊径、开发新的通路?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理当审时度势,结合学校自身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实际状况、发展前景等因素,深入研究、细致谋划,凸显服务地方的本位意识,尽早明晰学科定位,找准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方向,从而有的放矢组织教学,精准培育人才,打造自身品牌。

  二、确定培养目标,转换教学理念

  媒介融合虽然弱化了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与网络新媒体之间的边界,但是它向播音员和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媒介融合,融合的不仅是媒介技术、平台、渠道、观念,更对从业者的知识、能力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在确定培养目标时,首先要注重涵养学生的知识底蕴,强化通识教育。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要避免陷入狭隘专业主义的境地,应加大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培养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传媒人才。唯有如此,才能行之远矣。

  相关期刊推荐:《新闻知识》创刊于1984年,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由陕西日报社、陕西省新闻研究所、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大型新闻学月刊。设有:本刊特稿、新闻与传播研究、探索与争鸣、视听天地、新闻教育、新媒体、新闻摄影、新闻史、资讯快递、研究生之页、业务研究等栏目。

  其次,要注重提升学生的新媒体素养。当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接触媒介的主要形式,只有培养具备互联网思维,深谙新媒体特点,掌握新媒体使用技术,了解新媒体传播规律,具备独立策划、采、写、编、播、说、评、摄、制、分发能力的复合型播音人才,才能适应媒体工作岗位的现实需求。

  再次,要夯实有声语言基本功,刻苦锤炼语言功力。深扎专业,这是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命门所在,必须常抓不懈。不能因为传媒业态的变化而放弃对专业的坚守,要重视对学生专业主义精神、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的培养,为新兴主流媒体的建设储备高质量人才。

  最后,地方高校要因地制宜,发掘地方特色,根据自身优势和地方媒体等相关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制定培养目标,走异质化发展的路径。长期以来,播音主持专业的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的四大要素。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指引者、帮助者、催化者和支持者。融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理应转换思路,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求,让学生在“自由论辩”的开放空间里增长见识。毕竟,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发现、如何创新,远比灌输知识更为重要。

  三、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下,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信息接收习惯、节目评判标准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播音员和主持人的素质要求也不同以往。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沿用或借鉴中国传媒大学之前的经典课程体系,同质化现象较重,忽略了特色内容,因此,优化课程结构,调整教学内容颇为重要。依据播音主持的学科特点和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创设以下模块课程:

  (一)基础教育模块课程

  基础教育模块课程开设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内容涉及文学、哲学、历史学、美学、生命科学、道德伦理、英语、体育等相关课程,意在广博知识、滋养心灵、修炼心性、增强体质,为培育“全人”打好基础。基础教育模块课时总量应不少于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一。尤需注意的是,每门基础课程具体课时分配及内容安排,应结合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用心设置,关键在于触发学生对该领域知识的探究兴趣。

  (二)语言能力模块课程

  语言能力模块课程是融媒语境下对原有播音主持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的一次整合升级,它不是传统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与新媒体播音主持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灵活融通。这一模块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快速反应、生成文本的能力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全媒体适应能力。主干课程包括汉语基础、普通话语音与发声、播音主持创作基础、音频节目主持、视频节目主持、即兴口语表达、现场报道、言语沟通与交际、说服与辩论、手机直播、影视配音艺术、台词与表演等。

  在播音主持专业教育中,往往会重表达轻思维,孰不知思维训练既是语言训练的应有之义,又是语言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中央电视台陈虻认为,主持人最重要也最具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是思维方式。[4]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培养的不是见字出声的念字机器,而是有思想的主持人,否则极易被AI主播取代。从文本播读到文本创造,是激活思维、实现语言能力涵育的关键。言之有物、言之有用、言之有美,是语言能力表达的三重境界,播音主持人才应向最高境界不断奋进。

  (三)传播能力模块课程

  播音员和主持人是通过语言从事信息传播活动的人,播音主持的根本属性是新闻性。因此,研究传播活动、掌握传播规律、领会传播实质、提升传播本领,是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播音员、主持人的称谓都只是一个过程,其本质和最终结果都是传播者、传播主体或创作者。”[5]树立大传播意识,回归真正意义上的“创作主体”,将有助于播音员和主持人以传播主体的身份主动深入整个传播活动,统筹参与传播各个环节,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传播能力模块课程包括新闻学、传播学、节目策划与运营、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摄影摄像、视听节目制作、新媒体产品设计、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故事化表达等。

  (四)社会能力模块课程

  社会能力即社会交往能力或社会活动能力。播音主持是一个社会化程度高于职业化程度的职业。让学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解读社会,唤起学生对社会的体察和感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语言行动助推社会建设,优化社会环境,是播音主持专业开设社会能力模块课程的初衷。只有洞悉社会,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更具锐度,语言更富温度,传播更有力度。这一模块的课程设计有利于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增强学生的危机处理与协调能力,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有社会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社会调查方法与实务、冲突与协调、危机公关与管理、社会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

  (五)个性化教育模块课程

  个性化教育模块课程属于开放性选修课程,下设校选课程(如经济类、法律类、医学健康类的相关课程)、院选专业课程(如新闻节目主持、体育解说、财经新闻、数据新闻、青少年语言表达艺术、商务礼仪主持等)和特色课程(如移动音视频内容创作、直播营销、电商直播、文创产品开发、地域文化研究、昆曲表演、企业文化建设、国际贸易实务等)三个子模块。学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发展方向自由选择,但要求每个子模块要拿到相应的学分。与此同时,专业教师也应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准自身定位。

  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既要主动挖掘校内优势资源,大力开展院系联动,组建专门教研团队,又要外接地方媒体、企事业单位,立足地域特色,服务地方发展,不断开发新的课程,满足不同需求,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精细化培养。

  当然,各教育模块课程的斟酌排定绝非一蹴而就。在具体决策过程中,地方高校要兼顾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动态性和前瞻性,深入调查、悉心研究、综合权衡、精细审度、跟踪调适,不断完善个性化教育模块的课程安排。

  四、强化实践教学,创新实践平台

  实践是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生命源泉。“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锤炼,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真知真行”。传媒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师要带领学生投身实践创作,让学生在实战演练中打磨成器。

  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可实行课内、课外全覆盖,给予学生充分实践锻炼的机会。课堂实践教学可采取小课分组形式,以确保教师现场指导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囿于地方高校专业师资力量较匮乏的现实,一方面可以聘请实践经验丰富且能保证授课时间的优秀播音员和主持人加入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应统筹招生人数,适当增加专职教师的课时数、延展课堂教学并予以一定的奖励措施。教师应以课堂练习、模拟情境语言表达、作业作品化、在线实战等多元形式组织教学,辅之音视频软件、直播等新媒介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兴趣,在实践中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及时查漏补缺、复盘总结,使学生实现从学习知识到掌握能力的转变(见图1)。

  课外实践上,可要求学生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自媒体运营,将作业变成作品上传到网上接受“大众评审”,切实体验创作节目的快乐与艰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媒体实习、各类赛事活动,在实践中成长。另外,为确保学生的课外实践有设备可用,院系应加强实训室师资配备,细化工作职责,不断完善硬件和软件设施,提高录音间、演播室的有效使用率。

  除学校广播电视台、校园网、校报等校内实践平台外,地方高校应广泛联系校外媒体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积极开发产学研合作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到当地媒体观摩学习。还应建立校内校外联合导师制,根据学生专长推荐加入各节目团队,参与实际录制,提升学生的媒介产品研发生产能力,营造争优竞先的专业氛围。这样既为学生争取到在媒体一线实践锻炼的机会,又为地方媒体及相关机构输送了应用型后备人才。

  此外,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师也应该密切自身与媒体的交流往来,关注业界发展的前沿动态,有条件时应挂职媒体锻炼或利用假期亲临现场,丰富实践经验,把脉行业发展,更新实践认知,从而更好促进教学。

  五、调整考评体系,培育新型传播人才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考评体系指示着教学改革的风向,直接影响师生对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现实认知。调整传统的人才考评机制,培育新型传播人才,刻不容缓。

  首先,地方高校应根据媒介市场需求确立新的评价指标。融媒体时代对播音主持人才的能力要求更高,从“有稿播读”到“即兴口语表达”,从“文本转换再造”到“文本生产创造”,从“讲求语音规范”到“讲求语言智慧”,从“单一技能”到“复合技能”。当下,思维能力、信息整合能力、语言生成能力、处理问题能力、全媒能力、变通能力、创新能力理应成为播音主持人才考核的重要标尺。

  其次,考核方式多样化。美国心理学家希鲁姆把人们在认知领域中的教育目标由初级到高级依次划分为六个层次: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大学阶段专业教育的关键不在于让学生知晓知识,而在于能助其通达知识、生成能力、形成自我评价,实现从初级目标到高级目标的跃升。依据播音主持专业的特点,除了常规闭卷笔试考核之外,可综合采用口试、面试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融会贯通,将知识转化为硬核能力。即使是卷面考试,也可破除单一闭卷形式,灵活出题类型,多尝试开放性试题,侧重检验学生思考、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实现全程化考评。将专业考评从课上延拓至课下,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全过程。既包括学生的课前准备(如课前阅读),又包括学生的课后实践(如课后作业、参与赛事活动情况等),让学生沉浸于全域的学习场,深研语言功力,而非抱存侥幸走捷径,以一考定成绩。

  媒介融合给新时代的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但也开启了新的视窗,提供了无限机遇和可能。“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在专业属性逐渐泛化的多维语境中,惟有重拾专业自信、坚守专业精神,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锐意教育改革,明晰学科定位,转换教学理念,更新教学内容,创新实践平台,调整考评体系,把握自身优势,融会变通,切实提升学生语言传播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才能抓住新的契机,重构专业价值。未来,在智能科技的助推下,声音因其伴随性、情感性、陪护性、便易性,有望回归成为人类传播的主流介质,广阔的未来等待着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去开拓。——论文作者:王耀民

文章名称:融媒体时代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调适与改革

文章地址:http://m.sciqk.com/p-12230.html

相关推荐: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免费咨询,高端品质服务、还犹豫什么呢?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