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学术交流 助力科研成果推广

期刊论文、出版出书、评职称学术咨询

社会认可、全国通用、升职加薪的通行证

新时代小学生同伴选择的引导

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21-11-25 热度:590

  摘 要 新时代儿童存在心理需要的不满足和物质需要相对满足之间不平衡的矛盾,小学生的同伴选择随之也发生了变化。通过探讨新时代小学生同伴选择的变化,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剖析小学生同伴选择的心理发展特点,强调家长、老师认识小学生同伴选择的重要性,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创新提出接纳、赋权、赋能等方式去引导新时代小学生的同伴选择。

  新时代小学生同伴选择的引导

  关键词 小学教育 积极心理学 同伴选择

  发展心理学把年龄或成熟水平相仿的伙伴称为同伴,将他们与同伴选择性的交往过程简称为同伴选择。积极心理学认为,儿童同伴选择中的心理流畅体验(也称沉浸体验、心流、福流、幸福流等)决定着儿童同伴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儿童社会化程度,决定着儿童的主观幸福感。所以,家长、老师应当充分认识小学生同伴选择的重要性和新的变化,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增强“帮团时期”小学生的人际交往,用“见好事、干好事,去感恩、去阅读,坚持爱好、适量锻炼”等方式,去“同学同伴、亲友同伴、社区同伴,甚至构建同伴”等自主选择同伴,同时借助帮团伙伴团体动力,获得人际交往流畅体验,建立有效的社会链接,让可以习得的幸福感长久地习得。

  一、小学生同伴的重要性和新时代同伴的变化

  1.同伴选择的重要性

  (1)同伴选择是人的支持系统的建立过程

  同伴是人的重要的、可察觉的社会支持系统,同伴的多少和同伴交往质量决定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的质量。同伴是人面对应激事件时寻找得到的资源,是应激状态下人可以获得的有效支持,是应激平衡打乱后的重建基础,是衡量人的幸福度的重要指标。

  (2)小学同伴选择是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

  美国学者哈吐普认为,儿童与那些和他具有相同社会权利的同伴之间形成的关系,比那些相对儿童拥有更多知识和更大权力的成人(主要包括父母和教师)与儿童之间形成的“服从”成人“权威”关系,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影响更强烈、更持久。小学生不光有单个伙伴,还有明显的群体认同,所以小学时期也称为“帮团时期”[1]。同伴选择可以为处于“帮团时期”的儿童提供学习经验,可以提供社会支持[2]。小学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感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是儿童特殊的学习渠道和参照框架,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来源,是培养“管得住、放得开,懂规则、知敬畏”的外圆内方弹性儿童、合群儿童的成长过程,是儿童完成社会化关键的必然过程。

  (3)同伴选择是借助同伴团体动力提升自我幸福感的过程

  幸福是可以习得的,通过努力,我们可以选择幸福的终点站,而不是停留在原点[3]。所以增加人际交往、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习得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即赋能自己,借助伙伴团体动力去选择幸福的终点,也就是同伴选择是促进自我幸福感提升的过程。

  2.新时代小学生同伴的变化

  新时代儿童存在心理需要的不满足和物质需要相对满足之间的不平衡,同伴关系也为此表现出很多变化。

  (1)“虚幻同伴”代替了现实同伴

  新时代不断涌现的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拓宽了儿童的视野,也让儿童过早、过多地接触玄幻视频和虚幻读物,虚幻物品就成了儿童脱离实际的“虚幻同伴”,特别是网络游戏能满足儿童虚拟的理想角色,享受刺激带来的快感、明晰目标后得到明确回馈的“成就”,能发泄式地实现攻击,能逃避现实道德约束,能“死后复生”实现生命的可逆,“好朋友”式无条件、不加评判的陪伴带来的慰藉等,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中实现了自我潜能的不断发掘,自始至终感受着能力与能力的匹配[4],他们因成瘾而迷失在游戏世界里。“虚幻同伴”替代了不少现实同伴,让道德感不成熟的儿童脱离生活实际,脱离社会实践,导致他们现实中同伴数量少且质量不高。

  (2)现实同伴关系能力变弱

  上世纪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加上外出务工人员急剧增多和多元文化冲击,导致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子女、隔代教育等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不少儿童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行为更具攻击性、缺少亲社会行为等问题行为,导致儿童建立现实同伴关系能力弱,也导致他们同伴数量减少、质量不高。

  (3)人为因素阻隔了同伴交往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儿童玩耍的物理空间变小,形成邻居同伴的机会也更少;“不输在起跑线上”的“中国式家长”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特长班、知识补习班等,挤占了儿童个性发展的时间,导致他们在同伴互助、同伴学习中的成长时间减少,物理空间变小、时间变少等人为因素阻隔了同伴交往。

  二、小学生选择同伴的方式

  1.接纳

  “互惠性”是人际流畅体验的基础,“共同愿景和支持、帮助”是维系友谊、获得流畅体验的关键[5]。老师和家长对小学生同伴性别的选择、友谊的认识、同伴间“摩擦”的处理等方面的接纳、认同,是小学生体验到被老师和家长理解、尊重后产生爱意的前提,是老师、家长引导他们同伴选择的基础。

  (1)认同小学生同伴性别选择差异

  小学生的性别同伴选择是随着年龄快速变化的,可能出现半年前只和同性同伴玩耍、半年后特别喜欢和自己年龄大的同伴玩耍、有时只喜欢与异性同伴玩耍等变化。一般规律是小学低、中段的学生选择同伴基本没有性别差异,只有兴趣爱好;进入青春期最初阶段(四、五年级)的“性反感期”的学生,从表面上看并不相互接近,而是相互排斥[6],他们更喜欢和同性同伴玩耍;到了五、六年级,性发育快的学生会进入“牛犊恋”期,倾心于自己所崇拜的年长异性。老师、家长认同小学生同伴的性别选择,是他们获得流畅体验的基础之一。

  (2)认同小学生友谊建立的特殊性

  小学生友谊的建立一般经历短暂的游戏同伴就是朋友阶段(3-7岁)、顺从就是朋友的单向帮助阶段(4-9岁)、不能患难与共的带“功利性”的双向帮助阶段(6-12岁)、具有“排他性”的亲密共享阶段(9-15岁)[7]。发展心理学认为,真正的友谊一般在12岁才开始发展,所以,虽然小学同伴间的友谊还处于单向的“初级”阶段,但“共同愿景和支持、帮助”等成人友谊建立后的流畅体验也对小学生同伴选择起着相同作用。

  (3)甄别攻击行为

  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当小学生体验到模棱两可的伤害时,往往高估对方的敌意,从而采取报复行为[8],常自以为是地把同伴的非敌意言行看成敌意的,把自己的不受欢迎归咎为他人的过错等,以至于因“误会”严重影响同伴关系的建立和交往。但与同伴间的合作、分享,以及通过同伴间协商、谈判等友好方式解决正常交往中出现的分歧、争端或“摩擦”,学会理解交往、甄别攻击,去“正确归因”,是个体社会化的要求。也只有这样,小学生才能成为“外圆内方”的弹性儿童,才能远离欺凌,才能更好地结交同伴。所以,教师、家长引导小学生正确甄别攻击行为和正常交往,是对其内在潜能的发掘,是帮他们应对挑战,能让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产生积极的体验。

  2.赋能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幸福感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我们内生的,即我们具有与生俱来的快乐和乐观的潜能,只不过很微弱。所以帮助儿童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积极潜能和巨大的强项,领悟到原来就有的抗拒诱惑的力量,知道自己是一个能把握未来、有能力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的人[9]。皮亚杰也认为,人的改变是人主观能动的选择。所以小学生选择同伴是他们自身的需要,是成长的需要。也只有让他们自我驱动、自我激励、自我升华而具备自我效能感,才能在提高自我主观幸福感的同时建立同伴关系。赋能他们,是个体成长和同伴选择的内容和载体。

  相关知识推荐:心理学ssci期刊有哪些

  怎样赋能呢?按照赛里格曼提出的幸福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10],我们可以提供孩子后天成长的环境,也就是提升孩子自身主动控制的心理力量,认识和唤醒人自身固有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和与生俱来的幸福感潜能,去“接纳、发现、监督、引导”,让他们发掘自我潜能,同时借助伙伴团体动力,通过“见好事、干好事,去感恩、去阅读,坚持爱好、体育锻炼”等方式,让伙伴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监督。还可以根据监督卡是“强化学生课后生活实际、是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学生行为的及时评价、是行为纠错本”的理论[11],利用监督卡指导学生同伴关系的建立和同伴共同参与生活实际体验,持续进行同伴感悟交流,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1)见好事

  每天找到发生在自己或身边的一件好事,体验或观察学习好事榜样,让自己用一双发现美好的眼观察世界,让积极情绪潜移默化于我们的生活中,给自己积极暗示。将好事填入监督卡,同时与同伴交流发现过程,接受老师、家长的督导。

  (2)做好事

  认知指导行为理论认为,行动是用来检验和强化认知的,所以要求孩子每周做三件好事,并将行为填入监督卡,家长、老师组织孩子自评和同伴团体互评,去认识为什么是好事,认识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化道德认知的需要,体会在亲社会行为中得到别人的褒扬或奖赏,体会同伴互助获得的幸福感。

  (3)去感恩

  人都会享受到人、社会或自然界的馈赠,或感受到美好的拥有,尤其是未成年的小学生得到别人施恩更多。感恩活动就是让人认识到积极结果,且认识到是其他人促成了这些结果,以提高主观幸福感。一次感恩活动的效果可以持续3周以上[12]。老师、家长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感恩活动,用心写一封感谢信,把这封信念给他人听,或者念给自己听,并收藏书信。特别是孩子每年的生日,最好举行一次快乐成长仪式,可以邀请同伴参加,引导小学生认识到自己、同伴和成人、大自然的恩赐,让小学生作为行为接受者,一方面因接受实施者自主的恩惠而产生感恩之情,另一方面因自身自主性需要得到满足而获得幸福感[13]。感恩活动中,家长应当特别加强对同伴间交流感恩活动和内容的积极引导,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这也是促进同伴选择的有效途径。

  (4)去阅读

  为了摆脱信息化下的“虚幻同伴”,应根据小学语文阅读的要求落实书目,在同伴间开展阅读比赛,打卡阅读,多用“积极努力”评价,多用奖惩强化,让学生远离“虚幻”,回到现实,建立现实同伴群体。

  (5)坚持爱好

  中国式“家长恐慌”体现在让小学生过多地参加培训班、兴趣班。只有家长和孩子一起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爱好,并指导他们选择适合的“爱好同伴”个体组成同伴,才有利于儿童兴趣爱好的强化,同时,共同爱好还能增加维持儿童同伴关系的时间。

  (6)体育锻炼

  一定量的有氧运动不仅能加快我们的血液循环,更好地排除毒素,还能缓解消极情绪、矫治情绪障碍、增加个体的积极情绪、提升幸福感和自尊感。所以,小学生与同伴个体或群体共同坚持参加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让运动带来的心理流畅体验促进同伴质量。

  3.赋权

  儿童需要家长、老师帮助他们自己找到建立同伴关系或选择同伴的独立性自主权,即赋权给他们。斯腾伯格的三元理论认为,小学生完全会“适应、选择、形成”[14]。所以老师和家长应当引导孩子自主、独立地去结交同学同伴、亲友同伴、社区同伴、现实游戏同伴、构建同伴等。

  (1)同学同伴

  在众多的个体同时交往中,班级这个有组织的集体中的小学生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形成“小团体”——同学同伴。“小团体”同学同伴一般在二年级以上才开始自主形成,且团体成员经常变换,但自发团体的组织机构是松散的,形式是多样的,可能是有组织集体的补充,也可能是集体的对立面。教师应根据其特点进行指导“小团体”同学同伴,同时瓦解班级破坏性团体的形成。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年龄、性别、爱好等特点,采用结对互助小组、监督小组等有意识地制造同学相处的机会,让孩子去“适应、选择、形成”,促成个体同学结对同伴。不管是小团体同学同伴还是个体同学同伴,都能给予同伴足够的安全感、稳定感和归属感,为解决冲突提供范例,成为他们情感支持的来源,帮助他们去自我中心和认识自我。教师应多采用这种方式去扶着孩子学会同伴选择。

  (2)亲戚同伴

  心理年龄、爱好等方面接近的亲戚家的孩子有“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缘关系,相聚机会相对较多,家族文化相对一致,监护人相对了解,在中国家文化下“强迫”他们共同完成、共同承担,他们成为同伴的概率增加,因此更容易建立起长久的心理链接。所以,家长引导亲戚同伴相对容易,也是同伴选择的重要资源。

  (3)社区同伴

  城市高楼让社区空间变少了,但家长们可以开辟小区公共空间,甚至政府可以把公共空间纳入规划,建立孩子们的游乐场,让社区同伴成为必然。

  (4)现实游戏同伴

  这里说的游戏是指孩童们面对面的、除网络游戏以外的同伴游戏,包括想象游戏,简称为现实游戏。现实游戏不仅可以扩大儿童的知识面,助其掌握必要的生活和学习技能,促进儿童想象力、创造性、耐心、持久性、灵活性以及人与人交往能力的发展[15]。所以教师、家长要去开发现实游戏,借鉴网络游戏的优点,让现实游戏具备明晰的目标,在高度的专注中享受高度的掌控感,通过正、负强化让内在激励系统尚待完善的小学生通过更多的与外界联结与互动来维持行为的发生,引导、陪伴、甚至是“故意”让孩子参加现实游戏,体会到现实游戏中的流畅体验,让现实游戏与网络游戏抢时间、争地盘。

  (5)“构建”同伴

  发展心理学认为,3~10岁的儿童中有15%~30%存在无形的、假想的伙伴,这种无形的、假想的伙伴就是“构建同伴”。儿童把想象中的人、物或动物当成真实的同伴,会跟它们一起说话、玩。虽然这是一种无形的、假想的伙伴,但他们和真实同伴一样具有真实同伴的功能,所以,老师、家长可以根据情况适度引导小学生把他们心爱的物品或动物当成自己的“构建同伴”,还可以构建书信朋友、“祷告”朋友等“构建同伴”。在构建书信朋友、“祷告”朋友时,要选择与之匹配的“构建”朋友,要保证在绝对隐秘的状态下进行,同时家长(或找专业的替代家长)要持续当好孩子的“书信朋友”和给孩子提供“祷告”的空间,应当和孩子的心理年龄需要同步成长。还有教师、家长不光要去引导孩子构建同伴,还要训练与所构建的同伴玩耍、游戏的能力,这才是完整的同伴构建。不过,家长不用担心构建的伙伴会替代现实伙伴,现实是,有假想伙伴的儿童平时仍能跟其他儿童一起玩得很好,只是在没有儿童同自己玩的情况下才与心目中的构建伙伴玩,这是儿童不甘寂寞的奇妙办法。还有,要特别注意的是,孩子构建的同伴,不管是物品还是动物,在孩子心中和现实的人同等重要,老师、家长不要伤及这些物品或动物,同时也要给孩子做好物品、动物是其生命的一部分的教育。不过,孩子去构建同伴实际上是在找替代同伴,是儿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孩子释放出需求同伴的信号,所以家长、老师应当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寻找同伴的机会。

  笔者认为,网络游戏的陪伴是“虚幻同伴”,不是“构建同伴”,特别是网络游戏成瘾的孩子,除了网络游戏确实比现实游戏吸引人外,还说明孩子严重缺乏同伴,在找“虚幻同伴”替代,家长如果粗暴干涉(断网、没收手机等),非常有可能会破坏他们的正常社会交往和伙伴关系,会出现对抗到抑郁,甚至社会功能丧失、家庭关系变化等恶果。——论文作者:邬云礼

文章名称:新时代小学生同伴选择的引导

文章地址:http://m.sciqk.com/p-12234.html

相关推荐: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免费咨询,高端品质服务、还犹豫什么呢?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