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教育论文 时间:2022-01-05 热度:855
提要:社会心理学对身份的研究经历了以社会身份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路径的社会心理学范式、以身份理论为代表的心理学路径的社会心理学范式以及以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路径的整合模式。但是,社会心理学对身份的研究依然没有充分关注身份在言语交际中作为语用资源的一面,而语用学的发展历程则隐含着语用身份这一思想。本研究指出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的结合将会给身份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语用学;身份
1 引言
“身份”(identity,又译“认同”)即一个或一群人究竟是谁的问题,它可以是客观的,也可以是主观的,与此相似的还有“自我”、“主体”、“人格”等概念,意义侧重略有不同。identity最初是一个哲学范畴,表示“变化中的同态或差别中的同一问题,如同一律”(张海洋2006:39),然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身份业已成为哲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学和文学批评等领域的重大课题(袁周敏 2008)。研究者多从哲学思想中寻求身份研究的理论基础,表现出本质主义、建构主义或者相对主义的不同视角,对人与自我、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关系的探讨分别体现出了人的精神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本文旨在回顾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领域对身份的认识和研究历程,厘清不同研究视角对语言与身份的关系的考量,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探讨身份研究的脉络和发展方向,以期继续拓展身份的研究。
2社会心理学关于身份的研究
2.1社会身份理论
社会身份理论由社会心理学家Tajfel和T呲r在 z‰∞c谢i出m蚵tJko叮旷i触!种叩6B妇痢r一文中提出,并区分了个体身份与社会身份。他们认为社会身份的取得来自群体成员资格,人们倾向于通过内群体和外群体的有利比较从而获得有利的社会身份并称之为积极社会身份(Bml怖2000:746—747)。Tajfel将社会身份定义为个体自我观念源自个体对某一群体或多个群体的认识并认识到群体带给个体的情感和价值意义(Greene 20004: 138)。社会身份理论认为,社会身份是由社会分类(social-cate90rization)、社会比较(social comp埘son)和积极区分原则(positive distinctiveness)建立的。该理论对于群体偏见和群体冲突具有巨大的解释力,也可以用来描述个体行为的动机和深层原因。个体通过社会分类,会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并将内群体特征内化为个人行为特征。TuH地r在该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并形成了自我分类理论(se*c砒egorization tIleory)。自我分类理论关注的不仅仅是对某一具体的群体行为做出解释,而是将重点放在对一个心理群体进行解释上,阐释自我和他人的认同的水平和类型随着人们的动机、价值、期望、背景知识以及比较发生的社会背景等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 (李春宫秀丽2006:159)。其中社会身份理论的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构成了一个双极连续体的观点被另一观念代替,那就是个人身份和社会身份代表了自我分类的不同水平。在一个具体的情境中不同水平的自我分类的相对显著性决定了自我被人格化或者去人格化的程度,以及行为表现出个体差异或者集体相似性的程度。
社会身份理论及后续发展的自我归类理论对个体和群体的身份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揭示了社会个体具有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的倾向,个体具有自动自我分类的功能。个体自我归类为什么样的群体会在一定程度上被认定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身份,个体社会身份形成表面来是个体自我归类造成的,然而更深的社会内涵是通过归类获得的社会身份具有提高自尊和减少不稳定性的社会内涵。个体总是通过各种行为将自我进行归类,关键不在于“我是谁”的问题,而在于个体为什么将自己建构为“我是谁”以及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去建构。主体对客观世界的体验会为言语所反映,通过言语成为话语产品,因此话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折射出说话主体的主观意识和身份特征(袁周敏2008)。
2.2身份理论
身份理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结构象征互动论(stryker 2002)。该理论是对以下三种研究倾向的统称。即以 sⅡyker为代表的学者强调社会结构对身份的影响从而影响个体的行为;该理论的另一学派核心人物Burke(1991) 则重点关注影响行为的自我的内部互动性特征,而Mc— call粕d simmo璐则更为关注身份的互动性(Stets 20cr7)。下面我们在stets(2007)基础上概述这三种研究路径的主要思想。
Mccall和simm叩s(2003)把多元身份区分为显著等级(prominence hierarchy)和突显等级(salience hiemrchy)。前者意旨对于行动者具有重要性,处于中心地位的持久 78 性身份;后者体现出情景自我或者角色身份在特定情景中的突显。一般说来社会行动者(身份理论的研究人员将交际者称为social∽t0玛)在能够选择实施某一身份的时候总是选择显著身份,然而有些社会语境因为这样的选择不能带来收益(rewards)而不允许行动者做出这样的选择,因此他们会对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身份十分敏感,这种特定语境中实施的身份则被定义为突显身份。正因为行动者双方在互动中都在寻求以何种身份出场,Mccall 锄d simm伽s更为关注互动中身份的协商。
Stryker(2002)认为行动者因为身处多元社会网络 (dive糟e social netw0^s)中而具有多元身份(mtIltiple iden· tities)。而这些多元身份则是以突显等级(salience hiem卜 chy)组织起来的。与Mccall and simm∞s不同,他指出更为突显的身份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角色实施跟附着于身份的角色期待具有一致性,(2)社会情景能够赋予行动者实施某种身份,(3)行动者有机会挑选出实施身份的社会情景。还有一个能够影响身份突显等级的重要因素是行动者对身份的信守(co嗍itment),我们可以从质的维度和量的维度进行考量。量的维度主要包括行动者以某种身份与其交往的人的数量。数量越多,则行动者的这种身份便越突显。例如,如果某老师与其社交紧密的人都是老师,则其老师的身份更为突显。而质的维度则更为强调情感因素在突显等级中的作用,当基于某种身份的社会网络中,行动者之间的情感越强烈越积极,则他们对该身份的信守便越强烈。
与上面两种研究思路不同的是,Burke(1991)既不关注身份等级的协商性,也没有集中探讨互动中的社会结构因素。他的主要研究焦点是知觉控制系统(perceptual contIDl system)。行动者控制对他们自己的感知使得其与某种情景中的身份标准相匹配,而这种身份标准则是行动者所遵守的并且指引着他们的行为。在对他们或者自我的身份感知中,交际中的行动者会相互误解当下交际双方所实施的身份特征。比如,某员工(该员工与其领导是大学同学)与其领导进行对话,员工对领导的身份感知是同学或者朋友,而领导则以上司和下属的身份定位,我们将这种对身份感知的冲突性现象定义为身份错位(identity IIlisp嘴ition),身份错位在这一研究流派(Burke 1991)中被表述为身份中断(identity inte枷pti册)、身份分裂(idemi— ty di8mpti∞)或者身份差异(ide血ty di船畔y)。
2.3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
Simon(2004)身份自我方位模式(semAspeet Model of identity)则是社会学、心理学和社会认知途径的结合,无论是个体、关系和群体身份,它们本质上的特性表现为认知性和社会性。他指出身份分析需要考虑三个层面:微观层面,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微观层面是传统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个体的感知、情感、思想、动机、行动等等(ibid:43);宏观层面关注整个社会以及社会结构,这也是社会学的一个研究焦点;而社会心理学的分析则更强调中观层面,即社会交往的情景或者即时语境。中观层面是宏观以及微观层面的交汇之处,彼此相互作用 (BmwII:44)。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SAMI)根植于这样一个前提:即作为活跃的意义寻求者,人们总是自我阐释,他们基于社会的和认知的过程,赋予他们自己的经历 (包括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以连贯性与意义。该理论的基本假设即自我阐释涉及到个体的自我方位。而自我方位的发展则是个体在各种社会角色与关系中的经历同社会情景的函数。这种基于自我方位的自我阐释便为个体造就了身份,而这种身份不仅是社会地、认知地构建的,而且还具有语境依赖性。因此该模式对言语交际中交际者身份建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其语境依赖性则涉及到语用学研究的基本命题。
3语用学关于身份的研究
Yule(1996:4)指出语用学的特色就在于将语言使用者引进语言分析。J∞eph(2004:43)在分析身份的哲学渊源后指出:语言界限与人的界限似乎是一种巧合,这意味着语言部分地标记交际者身份不是一种偶然,而是直接为我们的本质所塑造;并进一步指出索绪尔对能指与所指的区分是对语言与身份相关联的一个弱化阐释。解释话语的产生与理解离不开对交际主体的认识(陈新仁 2004)。实际上,经典语用学理论以及近期的关联理论,顺应理论都或多或少地隐含着交际主体身份的思想。
3.1语用学理论中的身份研究
回顾相关语用学理论,我们发现交际者大多被假定为理性的社会人。合作原则以及后续的Hom语用分工理论和Le、,ins∞会话含义三原则都假定交际双方是理性的社会人(kvin∞n 2001);由中国首先传人西方的面子/礼貌文献,包括中国人的脸面观(Hu 19“:45—64)、面子理论(G拯n肌1967)、面子策略(Bm帆&kvis咖1987)以及礼貌原则(kech 1983)也预设着语言使用者是典型人 (M0del Pe玛on),普遍关注面子。虽然言语行为理论则没有预设理性社会人这一假设,它明确宣称必须考虑说话人的身份,在相关论述中也接着指出没有相应的身份无法成功实施某些行为(A惦tin 2002)。SeaIle(2001)的言语行为规则以及言外行为的分类隐含着交际者个体特征对言语行为实施的重要性。因为只有特定的人才能通过说“I decla咒tl他m∞ting叩哪”来使会议开始,而一个有妻子的人无论在牧师面前怎么说“l do”,也无法和另一个女子结婚(何兆熊2000:106)。以上分析表明相关语用学理论在某种程度上隐藏着社会身份语用思想,但是没有进一步对说话人身份在意义生产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我们认为从语用的角度考查身份的建构及其对交际的影响有望深化和推进对说话人的研究。关联理论 (Sperber&Wilson 2001)和顺应理论(Verchue他n 1999)在假定语言使用者是理性社会人的基础上,前者有专门术语指向个体关联(relev蚰ce to蚰individual),并从认知效果和认知努力两个侧面分析关联程度的条件:如果一个现象通过优化处理获得的语境效果很大,那么,该现象对个体就具有关联;如果一个现象进行优化处理后所需的努力很小,那么,该现象对个体就具有关联(sperber& wil∞n 1995:153)。在第二版的后记中,两位作者还将最佳关联原则的B项修改为:明示刺激与说话人的能力和偏好相一致,因而最具关联性。该修改直接体现了交际主体的身份在话语理解过程中的重要性。顺应论则专辟一章集中讨论意识凸显度(salie眦e)与元语用意识 (metapm目哪tic awa陀ness),证实交际者在话语理解中的能动性。shi瞄n(1996:169)曾经指出人们根据语篇的语境来给自己定位,通过考虑“说什么”、“怎么说”和“对谁说”来定义自我。Ve璐chuer}en(1999:92)则认为真正的语用学研究不会将社会变量置于理想的交际群体中,而必须考虑这些造就社会身份的因素,在谈到文化的研究维度后,他接着指出与身份相关的具体因素,包括社会阶层、种族、国别、语言群体、宗教、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亲属关系、性别、性取向等。k、rinson在最近的《语用学手册》中指出身份的考察可以从社会指示语着手,并进一步揭示了身份对于语用学研究的重要性。(Hom&ward 2004:119)
3.2话语分析关于成员分类机制研究
从身份群体归属的视角研究交际的相关问题其实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s∞ks(Higgins 2007)创立的McA (Membe斑hip Categorization Analysis)的研究中就已经展开,近年来引起了语用学界的注意(Schegl珊2007;Hig_ gi鹏2007)。其著名的例子ne baby cried.卟e nmmmy picked it up经常被用来分析指称和语用照应,而在他的理论中,这里的宝宝和妈咪其实构成了一个属别:标准关系配型(St锄dardized Relational pair)。kpper(2000:14— 16)更是直接指出该理论可用来研究词语的语用意义。国际语用学界学者已经注意到身份研究在语用学领域的重要性。国际语用学会刊p删妒atics也曾运用成员分类机制探讨话语中的身份问题(Axek∞2007)。国内也有话语分析学者考察特定群体(民间抗癌俱乐部话语身份建构)的社会身份问题(潘丽萍2008)。
3.3身份建构的研究
Jo啪al of Pmgmatics 200r7年39卷第4期特别专题 (Special Issue:ldentity Perspectiv鹄∞Face蚰d(Im)I'‘卜 liten∞),即从身份的角度考察人际交往中的面子和礼貌问题。2007年7月8日至13日在瑞典歌德堡大学召开的第十届国际语用学研讨会上,身份建构研的语用学研究成为新兴议题之一。关于身份的这一研究倾向在2009 年7月12日至17日第11届国际语用学研讨会表现得更为突出。在此次大会上,JaIlet Holmes教授以语用身份建构为话题作了大会主旨发言,并有5个小组会议以语用身份建构为主要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叫。最近,国际语用学学会会刊Pra{;IIlatics(2009年第三期)推出了以语言、话语和身份为主题的专刊。既有从语言和其他符号层面宏观探讨性别身份、年龄身份以及民族身份的,也有比较微观考察话语中的社会角色和关系角色的。冉永平(2007: 8)指出身份构建涉及交际参与者的角色、权力、地位等特定语境因素对语言形式选择的制约,因此交际中必然存在自我身份和他人身份的再现,以及与身份相匹配的语言形式,如领导、权威专家、平民等之间就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语言选择的差异。反过来,语言选择也能体现各种身份地位等非语言因素,在此基础上他预言语言使用中的身份构建或身份体现必然成为语用学的研讨内容之一。袁周敏(2011)依据身份表征理论,认为称呼语的使用和转换是交际主体身份协商的结果,是其身份突显的语言手段,是元语用意识调控之下元语用策略的使用并指出身份作为交际主体固有而重要的语用资源,说话人借助元语用意识调控,在语用平衡假设的框架下,能够采用身份标记语的称呼语对话语走向进行调控,力求达到语用力量与交际需要的平衡,完成即时语境中的人际交往。我们认为标记身份语言的多样性体现在语言使用的选择性特征上,并因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而使身份的表达成为可能,而人类身份的多元性则为其言语表达表达提供了客观基础。也正是这一点促使我们以语用学的视角研究交际者身份。
4结束语
社会心理学对身份的研究经历了以社会身份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路径的社会心理学范式、以身份理论为代表的心理学路径的社会心理学范式以及以身份的自我方位模式为代表的社会心理学路径的整合模式。这些研究虽然路径各异,方法不一,然而,他们都揭示出身份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身份具有群体区分的功能,身份与社会结构密切相关,身份表现为基于自我方位的自我阐释等等。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Robins蚰和ciles在《语言与社会心理学手册》序言中即指出以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语用学的传统问题时需要考虑说话人的个人身份与社会身份。他们的这一论断一方面似乎指出了社会心理学对身份研究的不足,即没有充分关注身份在言语交际中作为语用资源的一面,另一方面指出了语用学研究的新趋势,为两者的结合指明了方向。语用学的发展历程则一直隐含着语用身份这一思想,Mey指出话语不可重复,但总是依赖于谁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话语正是通过其述说 80 的事实指向说话人,并且认为“语用学在社会各方面运用广泛但都指向同一个问题:即‘是谁的语言’的问题”。话语生产者无论在其口头或者书面语篇中都会表达其态度和立场,通过语言的、非语言的资源对其在语篇中的身份进行定位。我们认为身份理论将会进一步引入相关体裁的语用学研究。实际上,日常语篇(Archakis&P印a强cha. riou,2008)新闻语篇(Dafb崛2008)以及学术语篇(Hatipoglu 2007)对身份的探讨已初显端倪,这似乎预示着一个新的研究趋势的到来。
身份(identity)一词在指向同一性的同时也表明了其异质性。任何一个交际者都有特定的社会群体归属,同时又有区分于其他群体的特性。即使在取得同一群体成员资格后,社会成员总是会或多或少地寻求新的语言、非语言的标记以区分于同一群体的他人。因此我们有必要区分身份的个性特征(我之所以为我)和区别性特征(我与其他成员的区别)。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主体的自我认知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关于我之所以为我的问题变得异常复杂。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身份一度被认为去中心化的,主体是权力关系的产物,人在存在中迷失,思想只是一堆碎片。我们认为身份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通过社会建构的(谷小娟李艺 2007),人们通过与他者对话而实现自身。身份在影响话语产出的同时也重塑话语,从而重建主体的身份特征。主体在身份同一性与异质性特征的冲击下达到某种暂时的平衡并体现在身份与语言的这种互构辩证关系中。 ——论文作者:袁周敏
文章名称: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