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学术交流 助力科研成果推广

期刊论文、出版出书、评职称学术咨询

社会认可、全国通用、升职加薪的通行证

氯化过程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

分类:农业论文 时间:2022-02-10 热度:653

  摘 要 通过试验对长江原水进行氯化消毒,从分子量、亲疏水性、极性和带电性的角度比较试验水体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对生成含氮消毒副产物的有机物进行潜能分析,探究试验水中有机物所具有的生成含氮消毒副产物的组成规律。结果表明: 前体物中主要为<1 kDa 的小分子和>10 kDa 的大分子,且以疏水性、极性和非正电的有机物为主; 氯化后,饮用水中可生成含氮消毒副产物,有机物在<1 kDa 和>10 kDa 的区间内,且以亲水性、非极性和带正电的组分生成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单位潜能最大。

氯化过程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

  关键词 分子量 亲疏水性 极性 含氮消毒副产物( N-DBPs) 生成潜能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三卤甲烷首次被 Rook [1]从加氯消毒后的饮用水中检测出后,人们逐渐开始对 DBPs 广泛关注[2]。DBPs 是指消毒剂与水中的化学成分反应,生成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因此,饮用水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一直是关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和控制。近年来,各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对常规含碳消毒副产物进行了日益严格的控制[3],且具有更高细胞毒性、基因毒性和遗传毒性的新兴含氮消毒副产物不断被检出[4-5]。含氮消毒副产物主要包括卤代乙酰胺类( HAcAms) 、卤乙腈类( HANs) 、卤代硝基甲烷类( HNMs) 和非卤代的亚硝胺类( nitrosamines) 。虽然其出厂水浓度一般为 ng /L ~ μg /L,远低于常规含碳消毒副产物的浓度,但其危害远高于后者。三卤甲烷中三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的致癌风险浓度分别为 350 000 μg /L 和 400 ng /L,而亚硝胺中二甲基亚硝胺仅为 0. 7 ng /L [6-7],含氮消毒副产物的去除显得尤为重要。但鉴于常规处理工艺难以去除消毒过程中产生的 DBPs,因此,降低其在饮用水中的生成量成为控制 DBPs 的有效手段。其中,DBPs 前体物的识别和削减最为重要[8]。

  为考察不同类型有机物生成含氮消毒副产物的特性,本研究以长江流域某常规处理厂为对象,从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亲疏水性、极性和带电性角度,分别采用超滤法、树脂固相萃取法和快速分析法,对原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进行分析,掌握 DBPs 前体物的性质,为水厂后续的控制技术针对性去除该类型有机物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在以长江为水源地的某水厂进行。水厂采用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常规工艺。

  试验期间长江水源水质情况如表 1 所示。

  试验水样取自该水厂各工艺单元出水,水样均用 1 L 棕 色 试 剂 瓶 取 得,取样后使待测水通过 0. 45 μm的玻璃纤维纸( GF /F,Whatman,英国) ,过滤以去除不溶性杂质,滤后水保存在 4 ℃ 的环境下以待备用,直至加氯后测得其最大生成势。

  1.2 N-DBPs 的生成势及检测

  Krasner 法测定 N-DBPs 生成势[9]: 加入一定体积标定后的次氯酸钠溶液( 20 000 mg /L) ,控制需氯量满足 Cl2 ( mg /L) = 3 ×DOC( mg C /L) + 7. 6 ×NH3 ( mg N/L) +10( mg /L) ,再加入 10 mmol /L 的磷酸盐缓冲 液,调 节 pH 值 为 7. 0,将 样 品 密 封 保 存 于 500 mL的棕色试剂瓶内,放置在暗光环境下的培养箱内,控制温度为 25 ℃,反应 24 h 后,加入抗坏血酸终止氯化反应,并测定含氮消毒副产物浓度。

  液液萃取-气相色谱-微电子捕获检测器进行 N-DBPs: 取 100 mL 消毒后的水样,加入 10 g 无水硫酸钠,使其振荡溶解,再加入 10 mL 萃取剂[( 二氯乙腈( DCAN) 和三氯硝基甲烷( TCNM) 采用甲基叔丁基醚,二氯二酰胺( DCAcAm) 采用乙酸乙酯,南京化学 试 剂 有 限 公 司]; 将样品置于旋涡混匀器 ( KS501IKA,德国) 振荡萃取 10 min,静置 15 min 等待分层; 最后,加入无水硫酸钠脱水,控制温度为 37 ℃,上层有机相氮吹至 1 mL,用气相色谱仪( 安捷伦 7890B) 检测。

  1.3 有机物的分子量分级

  超滤膜法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分子量分布[10]: 水样先通过 0. 45 μm( GF /F,Whatman,英国) 微滤膜,再分别通过截留分子量为 1 kDa 和 10 kDa 的超滤膜( Millipore,美国) ,收集膜过滤后出水,并进行相应水质指标的测定。例如,N-DBPs 生成势、DOC,通过差减 法 得 到 2 个 分 子 量 区 间 ( 1 ~ 10 kDa 和 > 10 kDa) 有机物的 N-DBPs 生成势和 DOC 浓度。

  1.4 有机物的亲疏水性分级

  树脂固相萃取法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亲疏水性[11-12]: 水样先通过 0. 45 μm 微滤膜( GF /F,Whatman,英国) ,再用 0. 1 mmol /L 的 NaOH 和 HCl 溶液控制 pH 值为 7. 0,将水样分别通过 XAD-8 和 XAD- 4 树脂填料的 SPE 柱( Sigma,美国) ,2 种树脂分别吸附强疏水性( HPO) 和弱疏水性( TPI) 有机物,不被吸附的为亲水性有机物( HPI) ,将 2 个 DAX 柱上的有机物用甲醇、0. 1 mmol /L NaOH 和 0. 1 mmol /L HCl 进行淋洗,分别从柱中洗出疏水中性( HPON) 、疏水酸性( HPOA) 和疏水碱性( HPOB) 有机物,之后将各部分水样分别进行相关水质指标,如 N-DBPs 生成势和 DOC 浓度的测定。

  1.5 有机物的极性和带电性分级

  快速分析法测定有机物的极性: 水样先通过 0. 45 μm 的微滤膜( GF/F,Whatman,英国) ,再以1 mL/min 的滤速通过 C18 柱( Sigma,美国) ,树脂吸附非极性和弱极性有机物,不被吸附的为极性有机物。

  带电性分级除填料更换为 SCX 树脂,除用于吸附带正电的有机物外,其余同极性分级。

  2 结果与讨论

  2.1 有机物 DOC 分子量与生成势的关系分析

  采用超滤膜法对长江水源地进行有机物亲疏水性分级,试验结果如下。

  由图 1 可知: 在进行 DCAN、DCAcAm 和三氯硝基甲烷( TCNM) 生成试验时,原水中 DOC 主要集中在 MW>10 kDa 和 MW<1 kDa 的组分中,浓度为 1. 4 mg /L 和 1. 1 mg /L,占总 DOC 的 41. 2%和 32. 3%; 而在 1 kDa

  由图 2 可知: 从分子量分布规律上分析,DCAN、 DCAcAm、TCNM 主要以<1 kDa 的小分子有机物和> 10 kDa 的大分子有机物同时生成的形式为主; 其中,前体物中分子量>10 kDa 的有机物生成 DCAN、DCAcAm 的浓度分别为 4. 5 μg /L 和 2. 6 μg /L,其次是分子量<1 kDa 的有机物,生成势分别为 3. 1 μg /L 和 1. 5 μg /L,分子量为 1 ~ 10 kDa 的有机物生成势分别为 1. 6 μg /L 和 1 μg /L; 而 TCNM 中,分 子 量 < 1 kDa的有机物生成势最高,为 2. 2 μg /L,其次是1~ 10 kDa 的有机物,生成势浓度为0. 5 μg /L,分子量> 10 kDa 的有机物生成势浓度为0. 4 μg /L。

  由图 3 可知: 充分氯化后,DCAN、DCAcAm 中分子量>10 kDa 的有机物 N-DBPs 的单位生成势最高,该区间有机物的 DCAN、DCAcAm 单位生成势分别高达 3. 21 μg /( mg DOC) 和 1. 86 μg /( mg DOC) ,占各自总单位生成势的 41%和 43%; 其次是分子量< 1 kDa的有机物,DCAN、DCAcAm 的单位生成势分别为 2. 81 μg /( mg DOC) 和 1. 36 μg /( mg DOC) ,约占各自总单位生成势的 36%和 31%; 分子量为 1 ~ 10 kDa 的有机物两种 N-DBPs 的单位生成势分别为 1. 78 μg /( mg DOC) 和 1. 11 μg /( mg DOC) ,占总生成势的 23%和 26%。分析原因为加氯后,部分已生成的 DCAN 水解为 DCAcAm[13],即部分 DCAN 的前体物同时也是 DCAcAm 的前体物,两者具有相似的分子量分布特征。而充分氯化后,分子量<1 kDa 的 TCNM 单位生成势最高,高达 2 μg /L,约占 TCNM 总单位生成势的 70%; 分子量在 1 ~ 10 kDa 和>10 kDa 的有机物 TCNM 单位生成势分别为 0. 56 μg /( mg DOC) 和 0. 29 μg /( mg DOC) ,分别占 TCNM 总单位生成势的 20%和 10%。综上,3 三种 N-DBPs 中分子量<1 kDa 和>10 kDa 的有机物单位 DOC 质量生成势分别为 6. 02、3. 22 μg /( mg DOC) 和 2. 29 μg / ( mg DOC) ,远高于 1 ~ 10 kDa 的有机物,这两个区间的有机物生成 N-DBPs 的活性强,潜能大。

  在长江水源地中,一般以分子量< 1 kDa 和> 10 kDa的有机物所占比例最大为主,且其单位生成潜能通常也为最大。因此,这两个区间有机物是 NDBPs 的主要前体物。在常规处理工艺水厂中,大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较理想,而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则较差。水厂在消毒前,应针对性地提高小分子有机物的去除效率,从而对出厂水中的 N-DBPs 进行更好的控制。

  2.2 有机物 DOC 亲疏水性与生成势的关系分析

  采用超滤膜法对长江水源地进行有机物亲疏水性分级,试验结果如下。

  由图 4 可知: 在 DCAN、DCAcAm 和 TCNM 试验中,原水中疏水中性和疏水碱性 DOC 组分占主导地位,浓度均为 0. 9 mg /L,占总 DOC 的 26. 5%; 其次是亲水性组分,浓度为 0. 6 mg /L,占 17. 6%; 过渡亲水性和疏水酸性的 DOC 含量差不多,约占 14. 7%。

  由图 5 可知: 长江原水中的前体物以亲水性有机物生成 DCAN、DCAcAm 为主,生成势浓度依次为 2. 3、1. 8 μg /L,疏水碱性有机物次之,生成势依次为 2. 3、1. 2 μg /L; 前体物以疏水中性有机物生成 TCNM 为主,生成势为 1. 2 μg /L,其次为亲水性有机物,生成势为 1. 1 μg /L。

  由图 6 可知,充分氯化后,亲水性有机物生成 DCAN、DCAcAm、TCNM 的单位生成势最高,分别为 3. 83、3 μg /( mg DOC) 和 1. 83 μg /( mg DOC) 。因此,在长江水源地中,亲水性有机物的 N-DBPs 生成潜能最大,亲水性组分是 N-DBPs 的主要前体物。

  在长江水源地中,N-DBPs 前体物中亲水性有机物分布更为密集,且其单位生成潜能也最大,因此,该区间有机物是 N-DBPs 的主要前体物。水厂在消毒前应针对性地去除亲水性有机物,从而对出厂水中的 N-DBPs 进行更好的控制。

  2.3 有机物 DOC 极性和带电性与生成势的关系分析

  采用快速分析法对长江水源地进行有机物极性和带电性分级,试验结果如下。

  由图 7 可 知,原水极性组分占主导地位,在 DCAN、DCAcAm 和 TCNM 生成试验中,极性的 DOC 含量为 2. 4 mg /L,占 70. 6%,非极性组分浓度为 1 mg /L,占总 DOC 的 29. 4%。

  由图 8、图 9 可知: 充分氯化后,长江原水中前体物以非极性组分生成 DCAN、DCAcAm 为主,生成势分别为 7. 2 μg /L 和 4. 2 μg /L,非极性有机物生成 DCAN、DCAcAm 的单位生成势为 7. 2 μg /( mg DOC) 和 4. 2 μg /( mg DOC) ,高于极性有机物; 而 TCNM 中前体物虽以极性组分生成 TCNM 为主,含量为 1. 8 μg /L,但充分氯化后,非极性有机物的单位生成势仍高于极性有机物,含量为 1. 3 μg /( mg DOC) 。因此,在长江水源地中,非极性有机物的生成潜能大,为 N-DBPs 的主要前体物,应优先考虑去除,从而使出厂水水质得以更好的控制。

  由图 10 可知,原水中非正电组分占主导地位,浓度为 2. 8 mg /L,占 82. 4%,带正电的 DOC 浓度为 0. 6 mg /L,占总 DOC 的 17. 6%。由图 11、图 12 可知,长江原水前体物中带正电和非正电组分生成 DCAN、DCAcAm 的浓度相差不大,生成势分别为 5、 4. 2 μg /L 和 3、2. 1 μg /L,前体物中带正电的生成势略高于非正电的,而 TCNM 中,虽然前体物中非正电的组分生成势为 2. 2 μg /L,远高于带正电的,但充分氯化后,仍为带正电的前体物单位生成势较高。因此,在长江水源地中,带正电的有机物生成潜能大,应提高带正电的有机物的去除率,从而使出厂水水质得到更好的控制。

  3 结论

  ( 1) 长江原水中二氯乙腈( DCAN) 的前体物浓度为 9. 2 μg /L,二氯乙酰胺( DCAcAm) 的前体物浓度为 5. 1 μg /L,三氯硝基甲烷( TCNM) 的前体物浓度为 3. 1 μg /L。

  ( 2) 长江水源中前体物主要以<1 kDa 的小分子有机物和>10 kDa 的大分子有机物、疏水中性或疏水碱性,以及极性的非正电组分占主导地位。

  ( 3) 氯化后,长江水源中生成 DCAN、DCAcAm、 TCNM 的前体物中以<1 kDa 的小分子有机物和>10 kDa 的大分子有机物同时存在为主,生成 DCAN、 DCAcAm 前体物主要以亲水性、带正电的非极性有机物潜能较高,生成 TCNM 前体物绝大部分是疏水中性、非正电的极性有机物潜能较高。由于前体物存在分子量减少而亲水性增强的特点[14],且水中大分子有机物去除效果较好,去除 TCNM 前体物可以考虑吸附、生物氧化的方法去除水中小分子的有机物,而去除 DCAN、DCAcAm 前体物则需重点关注非极性有机物,从而降低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

  ( 4) 氯化后,N-DBPs 的单位生成潜能以<1 kDa 的小分子有机物和>10 kDa 的大分子有机物,以及亲水性的非极性带正电有机物较高,单位生成潜能呈现同氯化 DOC 生成 N-DBPs 相似的趋势。研究其高效的去除方法,是目前去除消毒副产物领域研究的方向之一。——论文作者:殷 盈1 ,周冰洁2 ,林 涛1

  参考文献

  [1] ROOK J J. Formation of haloforms during chlorination of natural waters[J]. Acta Polytechnica,2002,42( 2) : 234-243.

  [2] 常洋洋,陈庆欣,李宁,等.饮用水消毒技术发展趋势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环境科学学报,2016,36( 2) : 413-41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06[S]. 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 2007.

  [4] 朱明秋,高乃云.饮用水中典型含氮消毒副产物卤乙腈的生成和控制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3,39( 8) : 1-4,9.

  [5] MITCH W A,KRASNER S W,WESTERHOFF P,et al. Occurrence and formation of nitrogenous disinfection by products[M]. Denver: Water Research Foundation,2009.

  [6] RICHARDSON S D,PLEWA M J,WAGNER E D,et al. Occurrence,genotoxicity,and carcinogenicity of regulated and emerging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drinking water: A review and roadmap for research[J]. Mutation Research /Reviews in Mutation Research,2007( 1) : 178-242.

  [7] ANDRZEJEWSKI P,KASPRZYK-HORDERN B,NAWROCKI J. N-nitrosodimethylamine ( NDMA) formation during ozonation of dimethylamine-containing waters[J]. Water Research,2008, 42( 4-5) : 863-870.

  [8] 黄河,徐斌,朱文倩,等.长江沿线城市水源氯( 胺) 化消毒副产物生成潜能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4,34( 10) : 2497- 2504.

  [9] DOTSON A,WESTERHOFF P,KRASNER S W. Nitrogen enrich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 DOM) isolates and their affinity to form emerging disinfection by-products[J]. Water Science & Technology,2009,60( 1) : 135-143

文章名称:氯化过程中含氮消毒副产物生成特性

文章地址:http://m.sciqk.com/p-12783.html

相关推荐: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免费咨询,高端品质服务、还犹豫什么呢?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