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学术交流 助力科研成果推广

期刊论文、出版出书、评职称学术咨询

社会认可、全国通用、升职加薪的通行证

管理学质性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分类:经济论文 时间:2022-04-21 热度:476

  摘要近年来质性研究方法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构建管理学理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工具。本文简要回顾40年来国内管理学质性研究,并将这个演化过程划分为混沌、萌芽和走向规范化三个阶段。本文强调了质性研究的重要意义,包括促进管理学研究的实践相关性,构建中国特色管理理论,以及展示有趣现象的演化过程。同时对质性研究中的现存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反思,指出三个存在严重不足的方面,包括研究设计缺陷,理论抽样不当和现象挖掘不深,以及情境化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三个针对性建议,即发扬学术工匠精神,加强与文献对话以便做出具体明确的理论贡献,以及向国际学术期刊的范文学习。

管理学质性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关键词质性研究;案例研究;发展历程;批判性反思

  引言

  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的管理学研究经历了跨越式发展,研究范式和方法逐渐走向多元化。在众多研究方法中,以案例研究为代表的质性研究方法近年来从混沌状态逐渐走向规范化,牢固确立了其作为科学研究方法的地位,成为发展管理学理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工具,对丰富国内管理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国内的管理学质性研究还远未成熟,学术界对这种方法的本质认识不深,产生的新见解和理论贡献极为有限,尚有许多重要问题需要改进。因此,本文将在简要梳理40年来国内管理学质性研究演化历程的基础上,强调质性研究对当前管理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对现存问题进行批判性反思,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一、简要回顾

  在过去的40年里,国内管理学质性研究经历了从混沌状态逐渐走向规范化的过程。我们以2000年和 2010年为分界点,将这40年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在2000年之前和2000—2010年这两个阶段,国内的质性研究以案例研究为主,并分别处于混沌和萌芽阶段;从2010年至今,案例研究逐步走向规范化,开始强调理论贡献,而且多种质性研究方法崭露头角,研究范式的多元化丰富了国内管理学研究。

  1.混沌阶段(2000年之前)

  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引进西方管理学理论的同时,也引进了案例教学方法,这为13后案例研究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早在1989年,《管理现代化》就发表了题为《管理案例研究及其特点》的文章。111虽然这篇文章中的“管理案例研究”实际上指的是教学型案例,但到了90年代,国内管理学期刊上就逐渐出现了研究型案例的雏形,此类文章的典型特征是少量引用正式学术论文作为参考文献,并在案例故事的基础上作出理论思考和结论。不过,这些文章往往并不强调理论贡献,也不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因而仍然具有较强的教学型案例特征。

  2.萌芽阶段(2000—2010年)

  进入2l世纪之后,国内案例研究在两个方面的发展格外值得注意。首先,管理学界开始认识到案例研究是管理理论创新、做出理论贡献的重要源泉。2001年,成思危教授撰写了题为《认真开展案例研究,促进管理科学及管理教育发展》的文章,在讨论案例研究重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对管理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明确提出案例研究“是管理新理论和方法创新的基础”。[21 其次,管理学界还开始重视案例研究在方法论上的规范性。早在2002年,国内管理学期刊上就出现了较为系统介绍国外案例研究方法论的文章。【31到2004年,《南开管理评论》《科研管理》《科学学研究》等多本高水平期刊上均有介绍案例研究方法论的文章发表。[4-6]这两方面的讨论为案例研究在日后得以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开端。

  这一阶段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是2005年中国第一届管理案例研讨会的召开,该研讨会成为日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管理世界》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以下简称“案例论坛”)的前身。与此同时,国内主流管理学期刊对案例研究也表现出更加支持的态度。例如,《管理世界》于2006年开设了“中国工商管理案例研究”栏目,专门刊发研究型案例论文,极大地推动了案例研究的进展和方法的普及; 2008年,大连理工大学主办的《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创刊,成为国内第一本以案例研究为主题的专业学术期刊。在这些学术会议和期刊的推动下,国内管理学案例研究迎来了_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为了使研究型案例摆脱“讲故事+读后感”的原始风格,使其真正成为构建科学理论的工具,国内案例研究的领先学者在这一阶段致力于推动方法论上的规范性,也可以说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或严谨性。例如,《管理世界》2007年和2008年连续两届发表的“案例论坛” 综述都强调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研究程序方面的规范性。【_7,8】“案例论坛”甚至以提升案例研究的规范性为阶段性使命,每届论坛都聘请海外质性研究名家来分享对质性研究方法的感悟,开设论文工作坊来深入探讨案例研究方法。与大样本研究相比,质性研究的规范性如此重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基于不同科学哲学和认识论基础的具体研究方法和流派的多元性,例如诠释主义(Interpretivism)质性研究相对于实证主义(Positivism)风格的主观性,扎根理论方法内部的不同流派,以及单案例与多案例从抽样方法到数据分析过程的不同等。此外,基于归纳逻辑的质性研究特别强调新见解,数据分析和编码中难免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作者采纳的理论导向)。因此,案例研究方法的学习需要较长时间的感悟和练习,有许多细腻的功夫需要磨练。这一阶段的案例研究具有强烈的学习摸索特征,普遍存在结论主观、方法不当和理论贡献模糊的问题。

  3.走向规范化阶段(2010年至今)

  2010年以来,国内案例研究在规范性方面有了一定提升,开始强调理论的作用和理论贡献,实现从“形似” 到“神似”的升华。例如,《管理世界》发表的多届“案例论坛”综述从不同角度强调了理论和理论贡献的重要性,这仅从综述文章的标题就可略见一斑,如《理论在案例研究中的作用》【91《案例研究:从好的故事到好的理论》【l町《案例研究的理论贡献》…1《案例研究的理论构建:艾森哈特的新洞见》等。p2]此外,在国内管理学期刊上,也有多篇研究探讨了如何通过案例研究进行理论构建。[t3-ts]随着探讨的深入,学者们认识到,在中国情境下开展管理学研究,有必要通过情境化的方式构建理论并做出理论贡献;而在情境化方面,案例研究和质性研究有其独特的优势,[16-1S]这为构建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管理学理论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除了对理论和理论贡献的强调外,该阶段的另一项显著特征是多元化的质性研究方法纷纷涌现,并在国内管理学界建立了各自的合法性。例如,2010年多篇介绍扎根理论的方法论文章在国内管理学期刊上发表,并且从2013年起采用扎根理论方法来构建中国本土管理理论的研究呈现出“井喷式”增长。[19-21]还有学者建议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工商管理学科,引入了工商人类学的概念,并强调民族志方法在管理学中具有重要的价值。[22,23]此外,话语分析、【241行动研究、【251定性比较分析(QCA)【2卯等多种研究范式和方法被应用于国内管理学研究中,形成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二、质性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通过开展质性研究,研究者可以更好地贴近实践、突出情境、展示过程。这些大样本定量研究所不具备的特点使得质性研究对当前阶段的中国管理学发展格外具有现实意义。

  1.促进管理学研究的实践相关性

  随着管理学研究的严谨性(Rigor)不断提升,缺乏实践相关性(Relevance)的倾向也日益严重。质性研究提供了一种不同于大样本定量研究、从实践中归纳创新性管理理论的新范式,强调在理论与现象间的反复对话,以此在二者间搭建了桥梁。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以及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许多传统理论难以解释的管理现象涌现了出来,这为管理理论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天然实验室,有助于中国管理学界拓展、修正现有理论,构建体现中国管理实践特色的新理论。【271在质性研究中,由于数据收集工作通常需要开展深度访谈甚至参与式观察,因此研究者往往比采用其他研究方法的学者更深入、更长时间地沉浸在管理的“田野”之中,这有助于研究者深刻理解当前中国最紧迫的管理问题,从管理实践中提炼出重要的研究主题,归纳出有启发性的创新性见解,确保研究结果对于实践的意义和启示。

  此外,通过直接参与到管理实践之中与实践者相互学习和平等合作,质性研究者还为开展行动研究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作为一种实践导向的研究范式,行动研究近年来在国内管理学期刊上崭露头角,并涌现出一些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2.构建中国特色管理理论

  在质性研究中,研究者所关注的管理现象往往与情境密不可分,情境为解释独特、复杂的管理现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契机和视角。与大样本定量研究相比,质性研究特别有助于针对中国管理实践建立情境化、本土化的理论。当前的中国管理实践既受到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影响,又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转型经济的特征,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情境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因此发源于西方的管理理论有时并不特别适合于解释某些中国独特的管理现象。【27】在这种背景下,通过质性研究发展本土化理论(IndigenouS Theory)就显得极为必要。好的本土化理论不仅可以给出比主流管理学理论更契合中国管理情境的理论解释,而且未来还有机会与主流管理学理论进行融合和对接,最终发展出更具普适性的管理理论,从而为全球管理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3.展示有趣现象的演化过程

  质性研究特别适合于探讨某一管理现象随时间发生动态变化的复杂过程,从而构建过程理论。传统的大样本定量研究通常用来对因素理论进行检验,虽然因素理论可以清楚地展示管理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但它排除了时间这一要素,假定组织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因而难以使读者理解现象中的因果关系是如何形成的。此外,由于读者有时难以真实观察到前因变量是如何与结果变量连接在一起的,因而变量之间的“黑匣子”还有待打开。从实践的角度讲,因素理论忽视了管理活动常常会带来的非线性影响,这容易使得实践者过于强调影响组织绩效水平的前因条件,忽视为了达成高绩效水平所需的复杂过程。[291与因素理论相比,过程理论不仅可以使读者理解复杂管理实践中所包含的模式、机制,还能更忠实地反映管理实践中真实做出的决策、采取的行动和发生的事件,有助于打开管理现象中因果关系之间的“黑匣子”,从而帮助中国的管理学研究者和实践者理解“最佳实践”的动态性和复杂性,最终推动管理实践的发展。

  三、批判性反思

  虽然国内管理学质性研究已经度过了混沌和萌芽阶段,正处在逐步规范化的过程中,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阻碍了质性研究的理论贡献,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研究设计缺陷

  虽然近年来国内质性研究学者对理论的重视已经有所加强,但被诟病已久的“列举文献+讲故事+给结论” 式的生硬结构仍然普遍存在,【30】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和联系松散,导致了“与以往文献对话不足”及“数据与理论关系处理不当”两个鸿沟,前者导致理论贡献定位模糊,后者导致理论贡献薄弱。【3”事实上,质性研究的理论构建并不仅仅体现在所提出的模型、命题或结论这些研究结果上,更重要的是从数据达成这些研究结果的归纳过程,也就是如何基于一定的逻辑推理,在所搜集的资料与研究结论之间建立起可靠的、具有理论意义的联系。132】因此,质性研究者需要把建立理论联系过程中的关键推理环节清晰地展示给读者。

  在某些质性研究中,研究问题、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策略之间的逻辑不相匹配。例如,多案例研究通常基于复制逻辑,而扎根理论通常基于严格的归纳逻辑,有的研究在开展数据分析时不恰当地将这两种逻辑混杂在一起。还有的研究应用了扎根理论方法,但在研究之前就明确地提出了理论框架,或者最终编码得到的概念和概念问关系仅仅是印证了已有的理论。另外,还有研究者试图通过案例研究回答“What”和“How Much”的研究问题,或者两种实践哪个更好的问题,这在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之间造成了错配。这些问题都应该用大样本研究来回答,不适合案例研究。

  此外,有些研究者仅从形式上学习、模仿国内外顶级期刊上的质性研究论文的理论构建结果(如框架、命题、图表等),而不是学习其理论构建的过程和内在逻辑。这是造成某些质性研究论文“形似”而“神不似” 的重要原因。正如本文第一部分所揭示的,国内质性研究还在不断走向规范化的过程之中,因而即使早期发表在《管理世界》等国内顶级管理学期刊上的质性研究论文,在今天看来也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这些论文的借鉴意义相对有限,研究者应该尽可能地多向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等国际顶级期刊上的质性研究范文学习。

  2.理论抽样不当、现象挖掘不深

  多数论文作者对案例研究的理论抽样p3’概念缺乏理解,所选案例并非最适合要回答的研究问题,表现为单案例研究缺乏新奇见解和极端启发性,多案例研究又没有复制逻辑(通过跨案例比较分析找到共性规律)。既然案例研究如此强调新见解的发现,随处可见的普通案例如何能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见解?从另一方面来看,只要深入挖掘现象,每个看似平凡普通的案例都可能有其独特之处,只是程度不同,但这有赖于有一定理论素养的研究者去发现其闪光点。总之,单案例研究一定要有独特有启发性的现象报告,例如之前文献中没有或已有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

  此外,某些研究者忽视了在质性研究中通过深入管理实践来开展数据收集的必要性。此类问题不仅体现在某些已经发表的质性研究中,而且在最近两三年“案例论坛”的投稿和最佳论文中,这一问题也极大地限制了某些研究做出理论贡献的潜能。正如Bansal在2017年“案例论坛”建议的:“数据收集的时间跨度,也许需要6个月,也许1年,但是很明显一周不行;对于访谈的人数, 50个也许够了,但是10个肯定不够。”【3”而在某些质性研究中,研究者仅在企业浮光掠影地开展3、4次访谈就急于撰写论文并投稿发表,这就很难说服读者该研究有足够的数据来支持理论构建,还将导致研究者在其学术生涯中不得不为了数据收集而在多家企业之间疲于奔命。相比之下,国外同行的质性研究除了访谈数足够外,还经常进行沉浸式的现场跟踪观察,真正践行“三角测量”。

  相关知识推荐:管理学有哪些英文期刊

  在某些扎根理论研究中,脱离管理实践的问题同样突出。某些宣称采用了扎根理论方法的研究,并没有真正进入企业开展访谈和观察,而是仅仅基于新闻报道、书籍、论文、教学案例等二手资料开展扎根理论式的编码。虽然二手资料可以是扎根理论方法中的数据来源之一,但如果仅仅使用二手资料开展研究,研究过程将难以严格遵循扎根理论中的“理论抽样”和“不断比较”两项基本原则。

  3.情境化不足

  国内管理学质性研究的另一个常见欠缺是情境化不足。近年来,国内管理学界对构建中国本土化管理理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许多质性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了中国独特的情境因素在理论构建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是,有研究指出当前国内管理学案例研究的情境化深度还较为不足,【l引大多数研究仅仅简单应用中国本土化管理实践去验证已有的西方理论模型(占总数的18%),或者把情境因素作为调节变量或预测变量,探究情境因素间的作用关系程度(占57%),而较少以情境因素为研究构念,挖掘研究对象间的作用机理或动态演化规律(占 24%),更谈不上挖掘具有本土意义的新构念并建立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下的本土化管理理论(占1%)。因此,国内质性研究者还应该更加深入地探讨中国独特的情境因素如何以特定的方式对管理实践产生影响,以及这种影响背后的机理是怎样的。研究。目前国内发表的质性研究普遍写作质量粗糙,理论贡献模糊,暴露出学术工匠精神的缺乏。例如,引言部分的研究动机薄弱且轻描淡写,缺乏说服力;对于文献缺口也缺乏精准的刻画,通常笼统而模糊;研究问题往往宽泛。这些要素的颗粒度都需要细化、反复打磨,才有可能做出精准的理论贡献。

  其次,加强与文献对话。这是理论贡献的基本要求,因为理论贡献既是对已有理论的延伸和修正,也是对以往研究的继承。因此,研究动机来自已有理论的缺陷,研究结论要填上对应的研究缺口,形成一来一往的对话。鉴于质性研究通常是现象驱动,研究者手握有趣的现象(这是基础),应该与若干相关理论对话,试图找到可以对其显著修正的理论,顺势提出重要且有趣的研究问题,而这是重要理论贡献和高水平论文发表的前提。这个理论(或文献)可称为对话理论,应该非常具体明确,并且在文献回顾和参考文献中有充分反映。每篇论文都应该非常明确在和哪个理论或细分文献领域进行对话。接下来,在理论构建过程中,可能还需要借用来自对话理论以外的其他理论中的构念,这个理论可以称作参照理论。这个参照理论距离对话理论越远,越有可能带来理解现象的新视角。为此,质性研究作者必须努力提升理论素养和洞察力。国内管理学质性研究者不仅应该关注诸如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这样的具体理论,也应该从过程视角关注“如何” 进行理论构建、“如何”做出理论贡献,从而更好地开展理论化的工作。

  最后,最好的学习质性研究的方式是干中学,学习和揣摩范本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鉴于总体来说,国内案例研究精品还不够多,为了更好地达成国内案例研究与国外顶级期刊同类研究之间的“神似”,向经典方法论文献和“最佳实践”范文学习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例如,《管理世界》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转载了《案例研究的说服力》和《由案例构建理论的机会与挑战》两篇高影响力方法论文献的中文译文;}33.341而2008—2010年连续三届“案例论坛”的综述都通过分析国际顶级期刊上的案例研究范文,探讨了国内案例研究与这些范文之间的差距,并给出了改进的建议。[8-10l总之,中国有大量鲜活的管理创新与实践,独特的政治、文化及制度环境,以上三个方面的努力有助于国内质性研究做出高质量研究成果。——论文作者:毛基业、李亮

文章名称:管理学质性研究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文章地址:http://m.sciqk.com/p-13200.html

相关推荐: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免费咨询,高端品质服务、还犹豫什么呢?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