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学术交流 助力科研成果推广

期刊论文、出版出书、评职称学术咨询

社会认可、全国通用、升职加薪的通行证

顶刊新思路!上财马老师《世界经济》论文,这个 DID 政策冲击火出圈,学起来!

分类:论文发表指南 时间:2025-05-06 热度:455

中小企业权益保护与创新活动

  上财马老师以独立作者身份在权威期刊《世界经济》发表的研究成果引发广泛关注。该项研究聚焦中小企业面临账款拖欠,尤其是政府欠款这一现实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深入探究《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机制,堪称规范的双重差分法(DID)研究范例。

  在马老师这项研究之前,浙工大陈胜蓝老师已先后在《管理世界》与《世界经济》发表相关成果,同样是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作为外生变量,开展准自然实验研究。这些佳作均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范例,无论是研究思路、方法运用还是实证分析过程,都极具借鉴价值,值得深入研读。

  一、导论

  技术革新是塑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亦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支撑。然而,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中小企业而言,应收账款延期支付所引发的资金流动性约束,已然成为其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阻碍。本文旨在考察通过立法监管加速政府账款支付对中小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此项研究不仅有助于辨识政府背景客户在企业创新活动中的不同作用路径,更能够揭示高水平法治环境对于加速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意义。

  二、研究假设

  《中小企业促进法》通过立法规范政府账款支付,降低了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并缩短了账款回收周期,从而加速了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并通过营运资本的杠杆效应,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研究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促进法》对政府账款支付的立法监管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活动。

  三、研究设计

  (一) 模型构建与变量界定

  为识别《中小企业促进法》立法监管政府账款支付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因果效应,并尽可能消除法案实施前后时间趋势、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等潜在干扰因素,本文采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ID)方法进行分析。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模型构建与变量界定

  (二) 描述性统计

描述性统计

  四、实证结果

  (一) 前期分析——企业流动性约束的缓解

  借鉴Barrot (2016)和刘贯春等(2019)的研究方法,本文分别从应收账款水平和现金持有量两个维度考察企业流动性约束的缓解效应。

前期分析

  上述结果为《中小企业促进法》立法监管政府账款支付有效缓解中小企业流动性压力提供了直接证据,验证了本研究情境的有效性。

  (二) 基准模型——《中小企业促进法》立法监管与企业创新

  表3的Panel A展示了基准回归的结果。

基准模型

  (三) 稳健性检验

  1.内生性问题

  为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采取以下策略:

  第一,运用随机化推断(Randomization Inference)方法,以排除《中小企业促进法》通过立法规制政府账款支付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可能源于不可观测的遗漏变量或其他偶然因素的干扰。

  第二,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方法,以降低遗漏变量可能导致的偏误。

  2.排除替代性解释

  第一,排除《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其他相关条款可能产生的干扰。

  第二,排除样本期间内其他重要政策事件可能产生的干扰。

  3.其他稳健性检验

其他稳健性检验

  五、拓展性分析

  (一) 机制分析

  本文采用两阶段检验法进行机制分析。具体而言,第一阶段,估计《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对机制变量(m)的影响;第二阶段,将第一阶段得到的预测机制变量(m̂)纳入回归模型,以估计其对创新活动的影响。两阶段检验方法通过如下方程组实现:

机制分析

  检验结果:

机制检验

检验结果

 

  (二) 横(二)截面异质性分析

  1.企业所在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企业所在地普惠金融发展水平

  2.企业所在地信用环境

企业所在地信用环境

  3.高新技术行业

高新技术行业

  (三) 经济后果分析

  前述研究结果表明,立法监管所释放的流动性能够显著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但其是否能够创造经济价值尚待考察。表9回归结果显示,交互项treat×post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在立法监管后,处理组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和市场价值均显著提高。这说明立法监管政府支付行为,通过促进企业进行高质量创新,能够产生显著的经济价值。

经济后果分析

续表

  六、研究结论

  首先,双重差分结果表明,在对政府账款支付进行立法监管后,处理组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在经过随机推断、排除替代性解释以及安慰剂检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上述基准结果依然成立。其次,渠道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账款支付通过缓解企业流动性约束、优化劳动技能结构以及提升薪酬水平,进而推动劳动要素收入的增加,是促进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机制。最后,横截面异质性分析发现,当企业所在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程度较低、信用环境较差,以及企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时,政府账款支付对企业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世界经济》期刊

  《世界经济》期刊详情

  《世界经济》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与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78 年,是国内创刊最早的世界经济类刊物之一。

  《世界经济》坚持“战略性、理论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的办刊宗旨,一方面重点发表全国有关专家撰写的反映国内学术水平,具有创新性和较高学术价值的高水平论文,促进中国世界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学科建设;另一方面,针对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有选择的刊登一些国外经济发展中可供借鉴的做法、经验教训和相应的政策建议,供有关机构研究和政府决策参考。同时,本刊还根据国际经济领域的新变化和新情况,及时反映社会各界关心的一些热点问题。

  我们办刊的目标和基本定位是:(1)强调学术性和理论性,注重在实际情况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政策分析;(2)立足国际经济理论,兼顾国内外对一般经济理论的研究;(3)关注国际学术动态,加强对国内问题的分析和研究;(4)坚持中国学术的风格和特色,同时遵守国际学术研究和编辑出版的标准和规范。

  经过几十年来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世界经济》得到了国内相关各界的普遍认可。以论文的学术价值作为稿件录用唯一标准的原则,做一本最公正、最纯粹的学术刊物,是《世界经济》编辑部每一个成员几十年如一日共同遵守的准则。

  《世界经济》诚挚欢迎您成为我们的读者或者是作者。我们会竭尽全力为您做好服务,一起为中国经济学的事业发展添砖加瓦。

  《世界经济》投稿须知

  一 《世界经济》对论文的基本要求

  1.论文要明确地提出问题。对所研究问题的理论和现实背景有清楚的描述,对相关领域现有的研究程度有必要的说明,并指出论文的创新之处,特别是相比《世界经济》已刊发类似主题论文的创新之处。

  2.论文要符合经济学的逻辑,论证严密。本刊欢迎作者在研究中使用数量分析方法,但我们更看重的是论文所要阐述的经济学思想。

  3.作者保证拥有投寄本刊论文的全部版权。一旦发表,该论文所有版权(包括但不限于刊物出版、电子出版、多媒体出版、网络出版等形式)即转为《世界经济》编辑部所有。

  二 内容提要和关键词

  内容提要应简要阐述研究的问题、意义、数据、方法、结论及政策启示,并附3~5个关键词。

  三 外国人名和专业术语的翻译

  外国人名的翻译须附原文或直接采用原文。专业术语的翻译要尽量规范化,在较为生僻或可能引起歧义的情况下须附原文。

  四 注释与参考文献

  注释以脚注形式放在当前页下,参考文献放于文末。文中出现的参考文献标注要与文末列出的一一对应。中文在前,外文在后,按拼音或字母顺序排列。引自期刊,应给出该期刊的名称及期号;引自著作,应列出该著作的出版年份、出版单位、版次及地点;引自某一论文集要列出该论文集名称及编者姓名、出版时间和地点。

  五 其他相关事宜

  本刊采用网络投稿,请认准编辑部网站:www.jweonline.cn。编辑部电话:(010)85195790,确定编辑部收到稿件一个月之后未接到本刊通知,即可以另投他刊。

  本刊坚决反对一稿多投,欢迎广大读者来信监督举报。

文章名称:顶刊新思路!上财马老师《世界经济》论文,这个 DID 政策冲击火出圈,学起来!

文章地址:http://m.sciqk.com/p-16500.html

相关推荐: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免费咨询,高端品质服务、还犹豫什么呢?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