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学术交流 助力科研成果推广

期刊论文、出版出书、评职称学术咨询

社会认可、全国通用、升职加薪的通行证

SCI期刊索要原始数据:能拒绝吗?风险与合规应对指南

分类:SCI论文发表 时间:2025-09-17 热度:516

  在学术监管日趋严格的背景下,SCI 期刊要求作者提供原始数据已成为核查研究真实性的常态。不少研究者在审稿或发表后阶段收到数据提交通知时,常会陷入两难:提供担心数据泄露或剽窃,拒绝又怕触发拒稿、撤稿风险。事实上,原始数据的提供与否并非“非黑即白”,需结合投稿阶段、数据属性制定策略,同时规避学术诚信风险。

  一、期刊索要原始数据的核心原因

  SCI期刊对原始数据的核查需求,本质是为了保障研究的严谨性与可验证性,具体可归结为三点:

  1、识别数据造假与篡改

  部分研究数据(如生物医学领域的 Western blot 图像、细胞显微图)存在被篡改的可能,仅凭论文中处理后的复合图表难以察觉。期刊通过核查原始数据(如带分子量标的完整电泳图、原始实验记录),可借助专业打假平台识别拼接、重复使用等问题。《Molecular Brain》曾对 41 篇可疑论文发起数据核查,21 篇因无法提供原始数据被撤稿,足见其震慑作用。

可疑论文数据核查

  2、弥补审稿局限性

  审稿人与编辑仅凭肉眼难以识别复杂数据的潜在问题,而原始数据能提供“未加工的证据”。例如,复合型 Figure 图像常整合多个实验结果,原始数据可还原单个样本的检测过程,避免“选择性呈现结果”的情况。

  3、呼应学术透明原则

  顶刊及领域权威期刊对“研究可重复性”的要求日益提高,原始数据是其他研究者复现实验、验证结论的基础。部分期刊已将数据共享纳入投稿规范,视为学术诚信的核心体现。

  二、拒绝提供原始数据

  研究者可拒绝提供原始数据,但需结合“投稿阶段”与“拒绝理由”制定方案,不同阶段的风险与策略截然不同:

  1. 投稿阶段

  投稿阶段的原始数据要求分为“强制上传”与“按需提供”两类,应对逻辑存在差异:

  若期刊明确要求“强制上传原始数据”(如部分顶刊在投稿系统设置必填项),拒绝提供会直接导致编辑初审拒稿,因这已违反期刊基本投稿规范;

  若期刊为“按需提供”(即未强制上传,仅在审稿中可能索要),研究者可因“数据未发表的保密需求”委婉拒绝,但需同步给出替代方案:明确表示“若审稿人需针对特定结论核查数据,可随时沟通并提供对应片段”,而非全盘拒绝。这种方式既体现对学术核查的配合,也降低数据被提前剽窃的风险。

  2. 发表后阶段

  论文发表后,若读者、同行或编辑因质疑提出数据核查要求,拒绝提供的风险显著升高:

  若无法提供合理理由,仅以“数据丢失”“不便公开”为由拒绝,期刊可能认定研究“缺乏可验证性”,启动撤稿程序。英国邓迪大学 Dario Alessi 教授 2003 年发表的文章,因被举报图像重复且原始数据永久丢失,最终黯然撤稿,便是典型案例;

拒绝提供原始数据

  仅当存在“法定限制”或“协议约束”时,拒绝才具备合理性,例如涉及患者隐私(需伦理审查机构背书)、商业专利(需提供专利保护证明)、军事机密等,且需同步提供“数据处理流程说明”“伦理审批文件”等替代材料,证明研究过程合规。

  三、合规拒绝的沟通策略

  若因保密、隐私等合规原因确实无法提供原始数据,沟通需遵循“先理解、再说明理由、最后补替代材料”的逻辑,以下为适配不同场景的参考话术:

  场景1:实验室保密协议限制

  中文话术:感谢编辑对本研究的关注与核查。因本研究涉及实验室内部技术保密协议,原始数据暂无法对外公开,相关协议已在伦理审查阶段备案。论文中已详尽描述实验设计、样本处理流程、数据分析方法及关键结果的推导过程,若审稿人或编辑对特定数据节点存在疑问,我们愿提供进一步的方法学解释及补充验证数据,确保研究的透明性。

  英文话术: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to and verification of our study. Due to the internal technical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of our laboratory, the raw data cannot be disclosed to the public for the time being, and the relevant agreement has been filed during the ethics review. We have provided detailed descriptions of the experimental design, sample processing procedures, data analysis methods, and derivation of key results in the manuscript. If reviewers or editors have questions about specific data nodes, we are willing to provide further methodological explanations and supplementary verification data to ensure the transparency of the research.

  场景2:涉及患者隐私或伦理限制

  中文话术:本研究的原始数据包含患者个人敏感信息,根据《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及伦理委员会审批要求(审批号:XXX),数据需严格保密以保护患者隐私,故无法公开原始数据。我们已在论文附件中附上伦理审批文件及数据脱敏处理说明,所有分析均基于脱敏后的数据开展,可保证结果的真实性与合规性。

  英文话术:The raw data of this study contains patients' personal sensitive inform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asures for Ethical Review of Medical Research" and the approval requirements of the ethics committee (Approval No.: XXX), the data must be strictly confidential to protect patients' privacy, so the raw data cannot be disclosed. We have attached the ethics approval document and data desensitization instructions in the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of the manuscript. All analyses are based on desensitized data, which can ensure the authenticity and compliance of the results.

  场景3:专利保护或商业机密

  中文话术:感谢您对研究数据的关注。本研究涉及未公开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XXX),原始数据包含核心技术参数,根据专利保护相关法规,暂无法对外共享。论文中已公开非涉密的实验方法与结果结论,若需验证核心结论,我们可协调在保密协议框架下进行第三方验证,确保研究可信度。

  英文话术: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data. This study involves undisclosed patented technology (Patent Application No.: XXX), and the raw data contains core technical parameters. In accordance wit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patent protection, it cannot be shared with the public for the time being. The non-confidential experimental methods and result conclusions have been disclosed in the manuscript. If verification of the core conclusions is needed, we can coordinate third-party verificatio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a confidentiality agreement to ensure the credibility of the research.

  四、避坑指南

  1、避免“硬刚”顶刊与权威期刊

  CNS 等顶刊及领域内权威期刊对数据共享的要求极为严格,无合理理由的拒绝可能导致稿件被拒,甚至被纳入“学术诚信关注名单”,影响后续投稿;

  2、数据存疑时不可拒绝

  若原始数据存在篡改、伪造等问题,拒绝提供只会加速撤稿流程,且会被标注“因数据问题拒答”,严重损害学术声誉。此时应主动沟通,说明问题并申请撤稿重投,而非隐瞒;

  3、日常做好数据规范管理

  原始数据的妥善保存是应对核查的根本。建议对 Western blot 全图、实验记录本扫描件、问卷原始数据等分类存档,标注实验日期、操作者、仪器型号等关键信息;同时建立数据管理台账,确保“每一个结果都能追溯到原始记录”,从源头规避“无法提供数据”的被动局面。

  综上,SCI期刊索要原始数据时,“能否拒绝”取决于合规性与沟通策略:合规理由 + 替代方案可降低风险,无理由拒绝则可能触发严重后果。而最稳妥的应对方式,是从研究启动阶段便规范数据管理,让原始数据成为支撑学术诚信的“底气”,而非投稿路上的“隐患”。

文章名称:SCI期刊索要原始数据:能拒绝吗?风险与合规应对指南

文章地址:http://m.sciqk.com/p-16809.html

相关推荐:

NOW!

Take the first step of our cooperation迈出我们合作第一步

免费咨询,高端品质服务、还犹豫什么呢?


点击咨询学术顾问